原来这甄家三兄弟年岁还不小了,他们是周代末年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战国末年”——燕国人。他们出生在一个算不得贫穷的家庭中,但是他们的童年过得却不是多么快乐。
因为他们的生母早亡,父亲另娶,后母对他们不好。尤其后母又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他们就更受欺负了。不仅在家受气,村里的四邻也都不喜欢他们三个。
后母对他们不好还算是有道理吧,那外人怎么也这样呢?其实也有原因。
大哥甄侠,自幼好武,重情义、侠义心肠,喜欢打抱不平。
他这样的性格按说人缘应该不错,是不错,不过是在同龄孩童之间不错。他喜欢打抱不平、替人出头,那受气的、被他帮的自然高兴,可是那些欺负人的、被他教训的当然就不高兴了。
二弟甄虎,性格多疑、脾气暴躁,他倒也习武,功夫却远不如大哥,不过他从小胆子就大、下手也狠。
当然,他当时还年幼,所谓“狠”也不至于杀人放火,大多是对村里的小动物下手。问题那些小动物往往都是别人家养的,人家能高兴吗?
三弟甄脑,才思敏捷、喜欢读书,五岁便已出口成章。
问题是年轻气盛的读书人往往狂傲,何况五岁孩童呢。他自己读了书不要紧,还喜欢在村里炫耀。他炫耀了自己很开心,可村民没什么学问就觉得没面子。
话说这一天,兄弟三人联手做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
宰牛。
这一天甄侠的一个不错的玩伴被村口的牛顶了一下,来找甄侠诉苦,三兄弟当时都在。甄侠侠义心肠啊,听说玩伴被牛欺负就要去教训一下那牛。甄脑却劝大哥不要冲动,说他一篇文章保准让牛跪地臣服、磕头道歉。
牛这么通情达理?
果然,甄脑在牛面前读着文章,也不知道那牛是“不服”、还是“生气”,总之一头就把甄脑撞伤了。
玩伴受气了甄侠都管,自己弟弟被撞了,他能不生气吗?而且还不只是他,甄虎那暴脾气也急了,于是甄侠、甄虎就一起冲过去力战恶牛!
说是“一起冲上去”,可甄虎多疑的性格让他怀疑自己打不过那头牛。其实不用怀疑,别说他,当年只有十一岁、功夫比他好的大哥甄侠也打不过啊。
但是他眼看着大哥甄侠“渐落下风”,也不能不管。形势危急不及多想的他,竟然鬼使神差的掏出一柄短刀、扔给了赤手空拳的甄侠。而甄侠也是杀红了眼,本就功夫不错、又有兵器相助,几刀下去便砍死了恶牛。
据也不知道是谁考证,这便是历史上最早的“神补刀”……
牛死了、气出了,可事也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