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这是不杀我们、还真要放了我们?”
要说甄虎多疑的性格确实能避免很多危险,可有的时候也挺累的。他还在嘀咕着呢,甄侠已经伸手搀起跪在地上的陈宫和井济人了。
不仅如此,甄侠性格直率、重情重义、侠士做派。所以他刚才听了陈宫的话,就已经拿陈宫和井济人当朋友了,是朋友怎么可以让人家跪着?同样的道理,他绑着手铐脚镣也是累了,既然大家是朋友,人家让座、他也就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问题是甄侠忘了一件事,他现在不是曹操、甄脑才是曹操。
刚才甄侠没等附身曹操的甄脑先说话,就上前搀扶、宽慰陈宫和井济人,还算说得过去吧。毕竟曹操在陈宫和井济人眼中是官宦世家,倒不是礼貌欠缺,可能是习惯了让旁人做这些事,再说也都戴着刑具呢、也都挺累的。
可甄侠和甄虎在陈宫和井济人看来,即便不是曹操随从、而是朋友,也该以曹操为主吧?怎么曹操还没落座呢,这位先大大咧咧坐下来了?
不但他俩觉得奇怪,附身曹操的甄脑也觉得尴尬。他当然知道大哥这是在他们两个弟弟面前习惯了,可这有外人啊、这不是惹人怀疑吗?
但他又不敢责备大哥什么,而且当着陈宫和井济人的面也不该过多纠缠这事,所以他边坐下、边赶忙介绍起来:“这二位是我的结义兄弟——甄侠、甄虎,我们亲如手足、不分彼此。”
“失敬、失敬。”陈宫拱手道,又忙对井济人说,“赶紧差人为三位去了刑具、上茶。”
甄脑心思细腻,他自己随口说出他们三兄弟是结义兄弟,想来以后在外人面前都该这么说,将来若是见了曹操的亲朋故友总不能说他们三个是亲兄弟吧?可想到了这一节,他便想到自己刚才话中有个漏洞,于是又补充道:“其实我们是结义四兄弟,还有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小兄弟叫甄脑,我们派他出去办点儿事儿。”
那边几个衙役帮附身曹操的甄脑先除去了刑拘、接着帮甄侠和陈虎,他俩听甄脑这边如此对陈宫和井济人说着,虽然不知道甄脑这么说是何意、虽然觉得甄脑挺不要脸的,但他们三兄弟还是很有默契,他俩也都应和着。
上茶的时候衙役来了,品茶的时候陈宫让他们都下去了,接着他和井济人便跟甄家三兄弟闲谈起来。
陈宫除了表示敬佩,更多是介绍这中牟县的风土人情,却没有多问甄家三兄弟的打算和去处。他这是要让甄家三兄弟放心,不问自然就不知道,甄家三兄弟就会更安全,即便再被谁抓了,也与他无关。
说到中牟县的风土人情,甄家三兄弟也是好奇,牢中无人、照理说应该治安不错,何以又请来狗妖巡城?陈宫和井济人也都没有隐瞒,大方的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里民风淳朴,再说在这乱世之中即便个别百姓做出一些不太严重的错事,多半也是逼于无奈、情有可原,陈宫和井济人都不会深究。但这里是黄河渡口,属司州、兖州交界之处,又离豫州很近,很多黄巾军余党、朝中出逃之人都会经过这里,所以请那些狗妖不是镇压本地百姓,而是防着那些人。
黄巾军的余党被抓,不是就地杀了、便是上送朝廷;而朝廷里逃出的官员中,真是奸恶之辈当然也该押回朝廷,若是像曹操这样大义雄俊,陈宫和井济人不会为难他们、都会行个方便。
甄侠感慨道:“公台(陈宫的字)啊,你总说曹操大义、我们大义,其实你们才是真正的大义啊……”
几人闲谈了一盏茶的时间,陈宫又说:“曹公、二位壮士,我陈宫非常佩服三位的见识和作为,可这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不是说话的时间。济人说得对——乱世不宜拘雄俊,三位还是速速离去吧,免得这里人多口杂、泄露了你们的行踪。”
甄虎就要起身,甄侠却对陈宫和井济人说:“可你们二人一个是县令、一个是功曹,真要是放了我们、泄露出去,朝廷自然是拿你们二人问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