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劳累了一天了,太阳都落下去了,田地里劳作的人们也收拾收拾东西回家了。
今年的收成比较一般,刚过了大旱,精心照料着,上面派了行云布雨官来,收成也就落的个这副模样。
可恨他们村子里没有一个行云布雨官,要不然在上头派来的行云布雨官来之前,就不会旱那么久了。
也怪他们这里贫瘠偏僻,早些年是祖上为了躲避战乱,搬迁到这里,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小出口,虽然躲开了战乱,但是现在这盛世,也有点掺和不进去了。
“清娘,你家阿言好了吗?”挎着篮子走在田垄旁边的女人,询问身边另一个扎着妇人发的女人。
那女人生的俊秀,头发用浅蓝色的布包着,不施粉黛,但还是很好看。
她叫清娘,几个月以前,她的儿子落了水,醒来后就一直头疼,好的不大利索。
清娘也挎着一个篮子,提及她的阿言,眉头松了松:“好多了,阿言好久没说头痛了。”
“那就好,你可仔细着阿言点,别让他再落了水了,怪让人心疼的。”女人叮嘱道。
她叫秀娘,和清娘曾是闺中密友,现在嫁了人,也嫁的同一家。
秀娘和清娘,还有芸娘,是蒲家的三个儿媳妇,她们都曾是闺中密友,相看的时候,芸娘嫁作了蒲家大兄,秀娘嫁与了蒲家二兄。
清娘一看两位闺蜜都嫁到了蒲家,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而且也到了相看的日子了,再看蒲家的三郎,长相人品倒也尚可,就嫁了过来。
这不失为一桩美谈。
蒲家二老一直很喜欢这三个儿媳妇,不掐尖要强,不与人为恶,不争权夺势,也没有勾心斗角,天天和和气气的。
人老了就是喜欢这么个氛围。
尤其是清娘秀娘芸娘都长得好看,那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都嫁到了他们蒲家。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蒲家该当!他们家好!
蒲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过倒不是很挤。
主要还是三个儿媳妇,和和气气的不闹事,不惹事,操持家务,那是顶顶的一把手。
她们把家里照顾好了,孩子老人都照顾的好,家里的男人们才能出去打拼。
做做小工,帮人家搬搬货,挣几个银钱。
前两年的时候,也是终于攒够了钱,家里就商量着把那暗不见天日的毛坯房换成了青砖大瓦房。
他们家在这个村子里不是特别富裕。但却是很多人家都特别羡慕的。
清娘和秀娘一道回了家。
“阿言,你在这儿做什么呢?”
刚进家门,她们两个就看到了坐在院子里的水井边上,低头望着井口的蒲言。
虽然说蒲言前段日子落了水,但是她们也没有太惊慌,不让蒲言靠近井口之类的地方。
毕竟他从小到大都乖得很呢。
“阿娘,二娘,你们回来了。”蒲言抬起头来,轻声唤了一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