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队的媒体“朋友”可不会对姜桓客气,《盐湖城沙漠新闻报》就真对他的不绅士行为进行了口诛笔伐,俄城的媒体自然要维护自己人,眼下的冷嘲热讽都是针对外人的,以后可就不知道了。姜桓也没法关心这个无聊的事情,因为教练组教练组在考虑球队的未来战术,没有战术的球队注定是走不远的;姜桓现在的想法是先尝试简单的挡拆,挡拆是一种最简单的战术,是战术的原始单位,而战术的本质是落位和移动,后续千变万化,并非一种战术对应固定的跑动路径,外界呼声很高的三角进攻其实也可以试一试的。
三角战术源自堪萨斯州立大学功勋教练泰克斯·温特的边线三角进攻,严格来说更多是一种理念,因为他强调解读防守和临场反应,而非固有的掩护位置和跑动路线,所以才有三角战术很难的说法;不是难在跑动有多复杂精密,而是难在保证核心框架的前提下自由发挥的东西太多,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尤其对方防守不一定按照你的战术调动来,三角框架一旦调动起来就很容易被自己破坏,战术荡然无存。不过三角进攻又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人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这个距离可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三角低位进攻允许出色的球员以系统的形式在球场上移动,由于防守球员被进攻球员不停的移动所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攻方技术最出众的球员可以在对位中取得优势,三角低位进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优秀的低位球员,尤其是有一定传球能力的低位球员。三角进攻的当家球星满足三条:1.个人进攻能力强,2.还得有极高的篮球智商,3.要有很强的耐心,这个对雷霆好像有点困难;随着时代发展,球星都开始抱团,持球人多就很难形成三角进攻,三角进攻追求的是平衡,追求的是球员无私和教练的把握,又回到三巨头各自的调整。
安东尼听说在大苹果城被“忽悠”了三年,不过好像比较容易上手,乔治这边就是战术学习的问题,他的奉献精神一直不错;还是威少的变化,三角进攻会减少球星的球权,但可以让他们打的更舒服,属于雷霆的三角进攻就是教练组眼下的一个新课题。挡拆这边,基本上所有的职业球员终其一生都在学习,这个其实很好执行,就是要更多的因人而变,制造错误,发挥持球者的优势,三巨头也一直在了解和配合队友的变化。
新赛季第三个比赛日,有两场比赛,对应的就是至少两支背靠背的球队;幸运儿是尼克斯和勇士,但他们都取得胜利,输球的是公牛和快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迈克尔-比斯利配上
“波神”克里斯塔普斯-波尔津吉斯,还有纽约在各个位置上堆砌的好手,现在的东部他们也是很有话语权的,失利的芝加哥还要熬过年轻人的成长才有机会重回巅峰。卫冕冠军对上老对手快船,没了保罗的空接之城有点手短,再次遇见贝弗利的库里继续爆发,38分10篮板17助攻新赛季联盟的第一个三双早早的就来报道了;“死神”杜兰特依旧兢兢业业的每晚挥舞镰刀收割30分9篮板4助攻2盖帽2抢断,汤神26分追梦20分,其他就没有其他了,最高要数尼克-杨的9分了,媒体好像又闻到了什么“臭鸡蛋”似得。
这天联盟也发生了新赛季开始之后的第一笔交易,火箭队送出中锋塔里克·布莱克从尼克斯换来了内线球员卢克·科内特,后者的投射能力比较强,而且比较便宜,其他好像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这个时间点的重磅交易几乎不可能,姜桓还是游戏玩多了,前世这两个家伙应该听都没有听说过,或者根本不会寄到心里去,还是关心自己比较重要。
后面一天联盟有13场对决,好像还有人背靠背,但姜桓也没有心思关心了,雷霆主场迎来森林狼,吉米-巴特勒现在带来的还是积极促进作用;俄城的首发没有变化,顶替罗伯森的是阿根廷人尼古拉斯·布鲁西诺,希望他可以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明尼苏达的首发是戈尔吉·迪昂、卡尔-安东尼-唐斯、巴特勒、安德鲁-维金斯和杰夫-蒂格,单看首发阵容,他们的成绩必须差不了,可是这样的事情这几年在森林狼屡屡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