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旦被曲傲余劲震荡,身子变得一时麻木,好不容易由体内的九阳神功将其化去,这才动身察看周围形势,只见古山紫正一剑刺入一名黑衣人胸腹,完后一脚将其踢入河中,段忠、雷天也各挥一刀,斩了对手,如法炮制踢入河中,三人环顾四周,见黑衣人俱数被杀,松了口气,与冯汉及众武士一道来至沈旦身旁。
沈旦道:“且先将杨兄弟、啸天抬入舱中疗养。”说毕,早有武士去办。沈旦又道:“看来李密已在寻求解局的机会,他这次失败很有可能再来,众人需得加倍小心,严防戒备,不可让李密趁了机会。”众人忙齐声应是。接着将船上打斗的痕迹清理了一番,沈旦返回船舱,先去仔细察看了杨冰、黄啸天的伤势,黄啸天的伤还好只是受了劲气震荡,加上他本身具有的防御力倒无大碍,休息几个时辰便好。杨冰的伤要重一些,那是因为他在水中正面与曲傲拼了一击,他内力不如曲傲,便被震伤腑脏,恐怕得休养一段日子才能好。沈旦见二人都沉睡过去,便返回甲板,找来冯汉、古山紫、段忠、雷天四名得力属下,商议道:“如今沈落雁在我手中,不如加以利用,料想李密得此消息,必然派得力干将或是亲身赶来竟陵相救沈落雁,李密不来则罢,他若敢来,我等必须想个法子教他有来无回,众人可有意见?”几名属下沉思一会,互望一眼,俱推古山紫说话。古山紫便道:“属下以为此策甚好,只是李密此人深俱谋略,恐怕不会这么容易上当,我看他派属下出马的机会较大。”他们这段时间跟着虚行之对天下势力及其主要人物的个性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对李密及其部众并不陌生。沈旦想了想,点头道:“不错,李密的确不敢轻离瓦岗,但他一定会派出最精于营救的人前来竟陵,此人会是谁呢?”古山紫闻言道:“这个人必定智勇双全,才可有把握救出沈落雁。”沈旦心头一亮,道:“徐世绩,必定是他。”
徐世绩,乃是隋末唐初一代名将,智谋勇略亚于李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沈旦当下见猎心喜,遂有收服此人之意。
战舰行了十数里,前方河道骤然出现十多艘大小舰只,顺流直下,速度疾快。古山紫早就望见,极目远眺之后,喜道:“主公,接应咱们的战舰来啦。”沈旦闻言也是大喜,忙扶在拦杆上望去,果然见到前方最大一艘战舰主桅上升着一面海蓝色边缘、赤色圆环的‘沈’字大旗及一面同等颜色的‘竟陵’字样的旗织,舰身四周也遍布着赤色的小旗,见到‘虚’、‘冯’、‘方’、‘黄’、‘杨’等姓的将旗。原来,竟陵方面出动了数名将领及数千大军前来接应。
沈旦遥见虚行之一身白色儒衫立在首船船头,背负双手,姿势极其儒雅,同时目不转晴盯着沈旦这艘船。沈旦立觉胸腹间一股强烈劲气涌上,随即仰天长啸出口。
啸声绵绵无绝,响彻云霄,似乎要将沈旦心中所有的闷气全都驱散。船上数千将士俱是在啸声中心神立懔,肃目以待,遥望着沈旦仰身长啸立在对舰的身姿。
双方终于接近,面目清晰可见,对面虚行之已是令放下小舟载着自己及一众竟陵将领来到沈旦的船上。沈旦接应虚行之一众上来,将虚行之扶上甲板,感激道:“若非先生,竟陵非某所有矣。”虚行之原本清澈的朗目中已是溢出点点泪花,后退两步,行礼参拜道:“属下见过主公。”沈旦忙将他扶了起来,道:“先生如此大礼,某怎能当?沈某在此发誓,若有一日龙登九五,先生必是宰相首辅,临朝不拜、参赞不名。”虚行之慌忙道:“属下不敢当此虚荣,但能助主公得尝所愿,行之心足矣。”沈旦抱着他的肩道:“先生在某不在竟陵期间,尽心打理,使得境内太平强盛,这样的功劳便如汉之陈平,又怎会当不得哩!”虚行之心中惴惴,只得道:“那属下便在这里谢过主公,还请主公登上主舰,率众回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