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呜。。。”,山谷内一阵狼嚎传来,一道身影从一处万丈高的崖壁上,纵身跃下,如有流星坠落,途中轻点山石,转瞬间砸落到地面,溅起阵阵烟尘。
“按巨猿前辈所指引的方向,应该就是在这附近了。”
少年手拿灵果,走在一条茅草丛生的小径上,步履轻盈,四处观望,不时靠近一处山壁,伸手摩挲,面露思忖,时而摇头,接着寻找。
“几日来,除了正常修行,着重就是在参悟《大须弥剑法》,重之意境已经较为熟练,自己的攻伐手段又多了些,拙之意境陷入瓶颈,完全摸不着轨迹。老是闭门修行,见效甚微,今天主要就是来寻找机缘的。”想及此处,江凡羽就呵呵直乐。
他盘算着,等剑道基础打熬的差不多时,就在这剑谷世界四处走走,交交“好友”,收收“租子”,岂不美哉。
“咦,那是什么?”,看着前方不远处,一座山体半山腰,透过密林,射出一道斑斓的亮光,转瞬又逝。
“怕不是什么奇宝吧。”江凡羽顿时来了兴趣,“说不好,就是巨猿前辈所说的机缘。”
扔掉手中的灵果,拍拍双手,挽袖于臂弯,腾空而起,纵身跃下山涧,如蜻蜓点水,轻点树冠,然后再向对面山峰行去。
待到近前,这是一处半山上的石台,宽约两三丈左右,仅能容纳数人。之前在对面半山腰,看见的光应该就是从此处发出。仔细朝内打量,藤蔓茂密,宛如垂帘而下,缝隙出还偶有光晕透出。揭开藤蔓,是一面径直一张方圆的石壁,犹如一面镜子,石壁上波光粼粼,边缘纹理密集。
“这构造,有点类似于进剑谷时,看见的空间通道啊”江凡羽摸着石壁边缘的纹理,沉思起来。
随后,伸手抚摸石壁正中,如同置于湖面上,体感清凉,手伸向“湖水”中,“嘿,还真是空间通道啊,不知道连向何处。”
江凡羽摸着下巴,徘徊良久,打定主意,“这既然是在剑谷中,而且并未有阵法设置阻拦,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嗯。试试。”
然后,躬身一跃,穿过石壁,须臾间,天地转换,江凡羽置身于一处灵气充盈的小空间内。
空间不大,天高也就四五十丈,不抵一座险峰。整个天幕散发清光,四周绿草茫茫,鸟语花香,一望无际,偶有几只野兔抬头,望向出口的动静,随即又低头觅食。离入口约十里处,有三面高耸入天的石碑,四周迷雾环绕,看不真切。远眺天际,斑斓的神光映照,如同晚霞。
呆滞片刻,江凡羽踏步向前走去,数息赶至石碑处,抬头望去,石碑高约三丈,宽约一丈,顶部灰色的雾霭缠绕,三道清光,由石碑射向高天,在半空中凝结出石碑虚影。
“入口处看到的,耸入高天的,竟然仅仅只是虚影。而且这座小空间内的清光,也是由眼前这三面石碑投射出来的,好神奇。”江凡羽一阵惊叹,绕着三面石碑,来回察看。
三面石碑上,记载各有不同,第一面,刻画着一些极其繁复的剑法招式,细数下来有四十九式剑招。第二面,刻画的都是一些剑道入门的剑招。第三面,只有一道剑痕,再无他物。
江凡羽是有练剑天赋的,虽然年纪不大,但对剑法的理解颇深。可苦于剑族现存剑法实在太少,他这个剑修传人也才堪堪两部剑法,实在是凄凉。因此他有个心愿,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博览天下剑法。
因此,当看到面前三幅石刻中的精妙剑招时,瞬间就走不动路,一个人已经默默开始参悟起来。
第一幅石刻图上,演化的四十九式剑招,非常复杂,剑招不成法,妄欲演诸天。初始剑招简单,先是三式演绎天、地、人三才之象;接着,以五式演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属,再有八式演绎天雷风火地水山泽,后续剑式就极度晦涩,让人不明所以。
不多时,江凡羽取出长剑,先临摹演绎第一幅刻图上的所有招式,开始较为生涩,渐渐颇为熟练。只见其剑,势如冲天直木,形如丹凤朝阳,由上而下。继而招式一变,全身摇顿停匀,步伐不紊,宛如磐石。接着剑势突刺,连珠快击,追而复追,如猛虎扑食。随手挑挡,回势反身,前一步扶摇万里,退一步斗转星移。斜劈下砍,躬身而上,如踏天马,风驰电转。。。
三丈之内,风雷滚滚,异象横生。三丈之外,灰色的雾霭密布,如同裹上一层薄纱。
不知多久,恍如隔世。江凡羽陡然停下,低头沉思,面有迷茫,时而豁然,时而焦躁,眼神游离,面色惨白。
“噗”,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犹如疯魔,挥手擦拭,接着如痴如醉的演绎着眼前四十九式剑法。途中数次停顿,思虑良久,继而尽心演绎。
此地的疯魔景象,外间不得察觉,灰色雾霭仿佛隔绝一切。一只灰兔,在其丈许开外啃食着青草,偶尔抬头,颇为奇怪,眼前少年,为何呆头呆脑的伫立如此之久。
时光匆匆,整整过去七日,江凡羽还在演绎,不眠不休。期间,灰色雾霭之气,为其补充灵力三次。再观其面容,皮色暗沉,发丝散乱,双眼浑浊,犹如年过花甲的老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