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充斥训练的夏天里,也充满了林言最美好的回忆。故事的开始也伴随着击打羽毛球的声音,小学一年级的林言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站在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旁边,看着白色的羽球在空中飞扬,听着清脆的声音在耳畔回荡。
在小林言眼中,这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艺术。在他眼里,有羽毛的都是鸟,而飞翔的羽球也正是其中一种,承载了他童年的向往。
到了两年级后,林言父母看他对羽毛球有着极强的兴趣,便打算给他报个班试试,起初他们只是打算给林言报一个兴趣班试试。
但在林言在兴趣班一节课以后兴趣班的带班老师就发现林言的天赋太过于惊人,当同期的同学们还在颠球找球感的时候,他已经能连续颠球不落地了;第二节课,林言已经可以成功完成发球和简单的上手球的接球了。
带班老师觉得让这种天才呆在兴趣班是一种浪费,于是和林言的父母进行沟通给林言报了体育馆的专业训练。
初到运动队的林言只有8岁,稚嫩中也透着一丝桀骜不驯,在这个夏天他遇到了他一生最好的伙伴们以及他的第一位羽毛球教练--章译。章教练的执教方式偏向于体能,这让不怎么能吃苦的林言苦不堪言。
仍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身高还没球网一半高的林言拿着球拍显得毫无违和感,但他昂着头看向章教练:“你羽毛球打的强不强?”稚嫩的声音使得在场众人忍俊不禁。
平时不怎么笑的章译面对这样可爱又透着一丝傲气的林言也忍不住笑了:“当然,要不要我们俩练练?”
“好的,我发球很强的!”小林言因为在兴趣班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对自己的发球无比自信,这样的发言自然也使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
“行那我们就来练练。”章译用逗小孩的语气说到。
比赛的结果自然毫无悬念,但自那以后小林言再也不会对章教练的能力产生任何质疑。
和小林言同时入队的,还有安冉以及施圣。安冉在前文已经提到过,是林言的同班同学,但说来也巧,直到入队当天,他们才彼此熟悉起来(小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小林言,比较差)。
至于施圣,他比林言和安冉要大上一岁,却同年入队。小学时的他就已经带上一副与年龄并不相符的眼镜,明明稚气未脱的脸上缺一直摆出一副深谙世事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