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杨子安早早起身,在两位侍女的侍候下洗漱穿衣。
杨氏虽然地处大漠,乃是草原民族,但杨子安自小的打扮习俗便如前世地球古代华夏中原的风格差不多,事实上,这也是杨氏乃至大多数北漠高层的打扮。
故而,杨子安所穿日常衣物流程极为繁琐,非得数人侍候不得完好。
杨子安也没有什么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现代青年的良好觉悟。
事实上,他前世来到这方异世界时乃是刚刚出生,从小便在仆人的伺候下过活,早已养成了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的习惯,前世绝大多数时候都在作为一个丧家之犬四处流浪,倒是已有数百年未曾享受过这般待遇了,今日一试,反倒有些不适。
消得一时半刻,总是穿完衣裳了。身边跟着两位环肥燕瘦的娇滴滴侍女,各拿着一把拂尘,羽扇,这都是杨子安的贴身爱物,时时把玩,爱不离手的。
看着自己的两位侍女正准备拿起自己曾经喜好把玩的物件,杨子安凤眼一紧,出言到:“奉剑、侍画,把这些东西都放下吧,我北域男儿豪气冲天,整日拿着这些物件又有什么用呢?叫人看见了,徒损我杨氏男儿威名。”
奉剑二人不由一愣,自家少主怎么突然转性了,平日里正是他最喜欢这些中原物件的。不过二女一向唯主命是从,倒也没有多言。
杨子安前世少年时确实肤浅薄陋,常好附庸风雅,前世之所以最终落得那般下场,也不无刚来此世十二年间养成的恶劣性情的干系。
在地球时,他虽说家境不错,也只是小康家境罢了,哪比得上他在杨氏的地位,单从法理上来说,杨子安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杨氏部众百万,加上统领的广袤领地内的附属部族,足有亿万之数。而杨子安,便是这亿万民众日后的主人。
骤然得大富贵,自然让杨子安不知所谓,开始附庸风雅,学着商队传来的中原习俗,以此凸显自己与粗鲁蛮横的族人的不同之处。可殊不知,在北域这样的地方,名士风流又有着什么用。这里是北域,实力为尊,这里是并州,天大地大,拳头最大。
穿着飘飘白衣,凸显着自己修颀的身躯,除了让彪悍的族人觉得自家少族长孱弱之外,没有半点实用价值。
可惜,前世的杨子安初来乍到,纵然内心对于一个来到陌生的世界多有惶恐,可是十二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早就磨灭了他的警惕心。
纵然他当时觉得自己早晚要做一番大事业,可殊不知,内心里早没了成事者所必须具有的坚毅与斗志。
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并州,若不是他投胎技术实在高超,以这样的性子,连骨头渣子都不带剩的。
但如今不同了,他已历三世,前世今生,阅历经验之丰富跨越几百年,这正是杨子安现在最宝贵的资源。
……
……
今日所要举办之大蘸祭典,乃是为了祭祀祖先,感谢祖灵的保佑之恩,只为了能让杨氏长青不倒,昨日的全肉宴便是开幕序曲。
环境恶劣的并州草原上,天灾不期而至,或如暴雪肆虐,或如河枯草萎,总之是天灾不断,大草原上,死人的事是常有的。
故而,祭祖一事便成了族人抚慰心灵,舒缓压力的一次难得机会。对于上位者来说,这也是凝聚人心,施恩于下的好时机。总之,祭祖一事,宾主两欢,皆乐而为之。此风俗由来已久,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大草原上,无论大小,每个部落都会隔断时间举行一次祭典,告慰祖先,安抚部民。
可笑的是,杨子安前世,举行大蘸不久之后,杨氏七百年基业便毁于一旦,无数族人沦为奴隶,或身死,或生不如死,偌大的部族,半年内便分崩离析。
对于杨氏来说,十年一次的祭祖大典当日,还会举行一次全族性的启灵大会。
以往大多数年份,杨氏的许多分支部落都会各自举办大会,有的条件简陋不说,还容易启灵失败。
因而,祭祖时的启灵,便成了底层部民们公认的大宗恩赐,是主家的大老爷们慈悲的赏赐,甚至有的牧民,还专门让自家孩子拖延年岁,到了十二岁,也不参加部落的启灵大会,而是等到全族祭祖时,为自家孩儿启灵。
……
……
杨子安带着身后的两个侍女,来到了启灵时的祭坛。周围是腰挎弯刀,头带毡帽的部族精锐。
见到杨子安等人来到这部族重地,他们也未加阻拦,眼神渊深,彤红色的脸庞上古井无波,仿佛没有看到杨子安三人一样,既未问好,也无阻拦,态度似显暧昧。
这祭坛周围是一圈的白色毡包,纯洁如雪,祭坛是特制的,结构经过特殊设计,湍急的空气流过时便会响起悠远的清吟声,远远听去,再加上周围的一圈毡包,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温吞的脚步声响起,杨子安耳边传来侍卫的问好声,杨子安斜睨着眼,回头望去。
只见一位头上套着毡帽,身上裹着一件脏兮兮的羊皮袄的山羊胡老头,这是杨氏的二长老,也是执法长老,负责族内礼仪刑罚的事务。
按规矩,杨子安该叫他叔公的,还要行礼,双手交叉,拳置于肩。
可是杨子安从头到尾一动未动。虽然按族规,杨子安这个宗主继承人的地位是要大于二长老的,杨氏举族,论地位,他只比他祖父杨氏大君的地位逊色一筹。
可是,在这种家族体制内,一直提倡孝悌,尊老恤弱,这是主流家风,谁敢悖逆,谁就是大逆不道,不肖子孙,入了魔道。
所谓忠孝节义,最初之时,本就是上位者为了稳固地位对于下属提出的要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渐渐的,这些东西也被人用来制约独裁者的权利。
就算杨子安他祖父在杨氏族内积威已久,大权在握,也不敢违背这种大势。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所谓美德懿范,虽然制约了一个组织内最高领袖的权利,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风气与制度所起到的稳固地位的作用要远大于它带来的副作用。
所以,上位者们也从来不会轻易触动这些制度风气。
看着丝毫没有动作的杨子安,二长老不禁皱眉,一对倒三角眼上流露出了厌恶的情绪。
往日里刻薄保守的二长老今日却没有动作,对于他来说,祖宗庆典,代表的是杨氏的脸面,不容意外。
至于杨子安,今日之后,有的是时间收拾他。
杨子安带着侍画,奉剑二女径直离开,不以为忤,仿佛把二长老当做了空气一般。
二长老僵着长脸,任是他老谋深算,此时也觉得自己的修养已经到达底线了,怨毒的眼神仿佛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
……
……
此刻,聚集着数十万顶帐篷的杨氏营地中,来自于各地的部民都带着自家适龄的孩童来启灵根。
古来习俗,十二岁时开启灵根,这不仅是约定成俗的原因,更是因为十二岁时启灵根的效果最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