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重和暮云自然也在其中。
“好,接下来我把九龙台龙行壁悟道再简单向你们说下:
等会到了九龙台,你们可在离龙行壁十丈之内随意找个地方盘坐参悟,各自静心去感悟其中法门,只有一个时辰,参悟后手臂上或多或少会有神龙的须鳞显现,多少看各位悟性强弱而定,当然,这种须鳞纹影一般三天之内便会自动消失,各位可还有疑问?”
广场上顿时一阵窃窃私语,但无人大声提问,来参加天龙院入门测试,对天龙院这独有的悟性测试都早有了解。
“至于能显几纹几鳞,能被宗门或各门首坐或院中长老看中,就看各自福缘深厚了,宗门及各首坐及院中一些长老都会有安排一些弟子在现场,师叔师伯说不定还会亲临现场来选拔,你们好好表现,要是没问题,下面就跟我来。”
说罢,看向这些入院弟子,见无人回应,这位温师兄转身朝院门方向发出一声鸟鸣之声。
转眼间,只见十只雄雕从山后盘旋而来,每只足有三丈身长,展翅开来,背羽更达数丈之宽。其中一只金雕更是身长逾五丈,眼神冷俊,落下后蹲到温师兄面前。这位温师兄一改板着脸的形象,温柔地轻扶了它的冠头,对它轻声低语几句,这金雕通灵点头轻鸣。
温师兄又拍了拍金雕神翅膀转而向大家说道:
“你们各自搭配一下,十人一组到大鹏雕上坐,要翻过几个山头。”说罢和卓师兄率先跃到那只大鹏金雕上。
众人一阵激动,能坐上天龙院的灵禽,啧啧,真够劲的,很快一个个跃起坐到就大鹏雕上。
碧空如洗,雷重坐在大雕上俯看,下方天龙院庭院楼阁错落有致置于山上,随处散落着大小不一的修道场,道场内几个或几十人盘坐托腮听道,或静坐吐纳修炼,或是腾跃躲闪斗法爆发出阵阵流光异采直冲天际,极为绚丽。
那些斗法中夹带起的气浪,带着路边老桂花树上飘来的清香,传到鼻息下,可还没来得及品味,又被一些御器飞行的院内弟子或前辈或驾灵兽风驰电掣而卷过。
雷重看得心神荡漾,一个个安静盘坐的学员身上透出对道法释悟的火花,而激烈的斗法中又仿佛看见以切磋印证道术的点到为止,这样氛围适合静心修道,对一直在山野的雷重来说,这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好,心中暗自道:一定要好好感悟,争取能留在天龙院。
前方,山脉蜿蜒曲折,只见一块巨大的石壁如贴在其腰腹之间,石壁凹凸不平,定然细看之下,尤如一条飞龙似要从石壁上腾空而起,浑然天然,把坐在半空中鹏雕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长安城,天降大雨,整整九日九夜不停,东边一带山坡山体滑落,滑落后的山中有一大块石壁外露,后派人勘察,惊讶发现此石壁上的纹路竟尤如一条飞龙,欲腾空而起。
当地的府邸上报朝庭,折子上还大大的奉承了一句:此谓真龙现世,乃为祥瑞,是国泰民安百姓之福瑞。而听民间一些算师推算传言,此壁现世乃大明朝福泽深厚,也正巧恰逢此时,五行修真之说已逐渐被世人发觉并开始大量修习。
而后,朝庭委派工部在此修缮庙宇,以给世人供奉。而随着人体真脉发觉修道兴起,修真类学院大力兴办,后上书,把这一带被改办成了天龙院,天龙院的由来便是因此块龙行壁。
建院后,天龙院在石壁周边再加以修缮,龙行壁前方雕有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九子,九龙栩栩如生,色泽鲜艳,形态逼真,有的好似腾云驾雾,要伸出影壁,飞向天空,有的瞪圆双眼,怒目而视,有的张牙舞爪,摆开架势迎战,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还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
个个活灵活现地护卫着龙行壁。
都说龙生九子,天龙学院这么做这么九子雕像连同院门的九子图腾再门下九坐,也算是颇有用心,希望能因材施教,门下弟子个个成才成龙,把学院发扬光大。
大鹏雕在九龙台前缓缓落下,各学子逐一下来,这才看清九龙台的龙行壁,纹路完全天然而成,一股古朴苍劲气息,不知是多长的岁月镌刻上面的须鳞,形不全似却极具神韵,尤其龙头眼眸上的两滴朱红,不论从哪个方位看去,只要你看向它,它便好似也在审视着你一般,周边一些繁杂的符纹是人工所刻,据说是一位高人加持的阵符,以供弟子更易参悟。
上古一些神兽都有些从一些秘境中陆续有所发现,唯独真龙和天凤,未曾现世,眼前这龙行壁可谓当世最接近真龙现世的最大存在,无疑是世人朝拜的一个圣地。
温师兄和卓师兄两人到后,向龙行壁恭敬行礼敬拜后,温师兄转身向众人朗声说道:“你们各自找地方坐,就一个时辰。”
雷重周边还有一些人盘坐在四周,不知是在这参悟的天龙院弟子,还是温师兄所说来这挑苗子的宗门或九坐门下,时间较紧也无心顾及其他。
众人都自觉先向龙行壁恭敬行礼敬拜,而后各自己找位置盘坐参悟起来。
雷重拾起一块草蒲团,到一边也安静打起坐来。
缓缓吐纳,把体内气息循环运起来,使状态调整至最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