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课的我在干什么呢?答案就是炼丹?
或者说在学习如何炼丹,现在资金已经几乎告罄的我,此时正躲在家里,研究我那个便宜师父留给我的玉佩,或者说玉佩里的炼丹术。
相对于那把玉剑,这只炼丹炉炼化起来算是相当容易了。我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已经彻底炼化掉了,这枚炼丹炉毕竟只是个法器,内部只有三个法阵,一个是聚灵阵,一个控火阵和一个芥子阵。
前两个阵法我丝毫不意外,唯独最后一重,居然不是一般的那种蕴灵阵或者其他的什么低级阵法,而是一个中级的芥子阵法。可以使这鼎变换大小,甚至我怀疑这内部还会有部分芥子空间,说不定还会有一些从上古先秦时期保存下来的东西。
所以,当我花费两天时间终于炼化了这座阵法的时候,整个炼丹鼎瞬间变得有水缸那么大,足足有半人高。这大概才是此鼎的真正面目吧?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被封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鼎盖,用神识扫了一眼里面的空间,这才发现内部空间远远不止外表看上去的这么小,足足有两个立方那么大了。
“嚯!这么大的空间,以后可以当储蓄间用了。”说着我又试着把这个炼丹鼎收到最小,还好只有一个拳头那么大,这样更容易携带一些。
“以后出门,你就当是个手把件吧。关键时候还能当成护身的盾牌!”我开始盘算起来这个玩意以后的更多用法,是越瞧着这个鼎越喜欢。
再次把鼎放到正常大小,细细的打量着,发现在鼎的两侧各刻有一个篆字,左边为“火”,右边为“雀”
看来你的前任主人还是个妙人,给你取得名字也不错,那你以后就叫“火雀鼎”了!
“接下来,让我看看你那个妙人的主子有没有给我这个晚生后辈留下些什么仙缘没有?”
说着,我就开始用元神在内部空间探索起来。还别说,这鼎内空间还真有东西留下,一件霓裳羽衣,一把青玉折扇,还有几个小玉瓶,看样子是装丹药用的。我一股脑全都取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这霓裳羽衣和青玉折扇一看就是女性所用,估计以前这个火雀鼎也是一个女修所有。
我拿起霓裳羽衣细细打量了一下,并不是什么仙家法宝,只不过是勉强算得上是法器的一件衣服,内部甚至只有一个驱尘的微尘阵!正好拿来给樱红当礼物。
收起霓裳羽衣,再次拿起那把青玉折扇。发现这把折扇总计由十三片打磨精巧的玉面组成,在玉扇的下摆还用红绳系着一块白如羊脂造型古朴的暖玉。果然,这件青玉扇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法器,内部居然刻画了多达五个法阵。品秩相当不低了,自己得的那把玉剑也才携刻了八个法阵。而且看法阵的路数,那柄玉剑和这个青玉折扇都是出自同一路数。显然都是一个主人所有。
“如果再有一篇女修的修炼功法,那就完美了。”可惜我遍寻了整个火雀鼎的内部空间,除却这几个东西外,再无它物。
最后,才拿起几个玉瓶开始一个个查看起来。由于过了时间太久,虽然放置在密闭的芥子空间内,但是我不知道这些丹药的具体功用和药力是否还存在。所以探查起来极为小心。
药瓶一共五个,第一个药瓶内只有两粒丹药,我一倒出来立刻散发出一股清香,让我的精神立刻为之一震,甚至元神都活跃了不少。显然药力还在,功用估计也是恢复神识一类的。这使我对接下来的其他几个玉瓶也充满了期待。
小心的把丹药重新装回去放好,我拿起第二个玉瓶,第二个玉瓶里面居然有数十粒米粒大小的小丹丸。我小心的倒出一粒在手心上,闻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我估摸着这瓶丹药这么多,应该是常用的,就吞服了一粒。然后胃里立刻传来一股饱胀感,原来是辟谷丹。我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把这瓶辟谷丹装好,小心的放到一边。再次拿起第三瓶。
第三个玉瓶不同于之前那两个白玉瓶,是一个青玉瓶。造型也更加的精巧些。我拿起玉瓶,轻轻的晃了晃,还好,不是空的。打开以后,发现里面仅仅只有一粒如鸽卵大小的丹药,丹药溢出丝丝香气。我轻轻用指甲刮下点碎屑,放在舌尖上,稍稍有些辛辣。回想起师父的炼丹术里的介绍,最后判断,十有八九是一粒驻颜丹。不由得叹息,女性对自己颜值的看中,这么精巧的玉瓶,居然拿来放驻颜丹。
接下来是第四瓶,但是当我打开的时候,里面倒出的只是一堆碎屑,显然丹药已经随着时间的化为了废料。
最后一瓶,这枚玉瓶是我最看重的,这枚玉瓶乃是一个纯白色的上等羊脂玉。比前几个都要精致的多。我小心的打开玉瓶,里面也只有两粒丹药,丹药整体呈乳白色,没有一丝的味道泄露。最后依旧是结合便宜师父的对丹药的描述,才确定这居然是两枚增寿丹,虽然是最低级的只能增寿五年的那种,但也是相当弥足珍贵了。
上次刘帆说过那位老将军马上就要过寿诞了。自己作为同乡后辈,无论如何都要去拜访一下的,这其中一枚就算是寿礼了。这样打定主意,我把这些丹药一一做好标记重新收起。这才心满意足的收好火雀鼎,出门而去。
心里想到刚刚老将军过寿的事,我就给刘帆挂了一个电话过去准备询问一下具体日期,我好做点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