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明白,这些马匪身份绝不简单,他们伪装成马匪,所图也是非小。
看他们装备的铠甲与武器,皆是大唐军队之装备。是何人有如此的财力和能力,让他们伪装成马匪,把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豢养在此,这是造反的前奏啊!
旋即想到了什么,俩眼发亮的看着地上这些女子,那些马匪全部被自己宰杀一空,自己正在为没有活口发愁,眼前的这些女子不正是活口吗,他们久陪马匪,肯定也能从中听到,一丝半点的有用信息。
这些女子,此刻都拿着大眼睛,紧紧的盯着李恪的一举一动。
因为她们明白,这年轻将领,就是这些士兵的头,她们的命运皆掌握在这年轻将领手中。
因此,就在李恪眼神变化的一瞬间,敏感脆弱的她们,都瞬间捕捉到了,李恪眼神中的那一丝变化。
心中都很是惊惧,暗自揣测,难道她们的命运真是如此多桀,刚出狼群,又入虎穴。
李恪若是得知他们的想法,肯定会奉劝一句,姐姐阿姨们,你们想的太美了。
想到这,李恪急忙向眼前这十几个姿色不错的女子打问道:“你们可知这群马匪在何处当兵。”
这些女子不知是对李恪有了堤防之心还是真的不知,在李恪的多番打问之下,无法再为李恪提供有用的信息,皆是一问三不知。
李恪只好作罢,当即率领大军,返回山下,顺便把这些苦命的女子,全部带上,准备把她们,交给当地的县令,由当地县令遣送她们还家。
待来到葫芦山下,夜鹰军那个小头领,远远的看到李恪,就急忙的奔了过来,邀功似的道:“启禀王爷,末将幸不辱命,已经把寨外的马匪全部消灭,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李恪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得,彻底完犊子了,没有一个活口,线索彻底崩断。
跟在大军身后的那些女子,看到山下那浩浩荡荡的大军,对李恪的身份也生出了几分好奇,这到底是何等逆天人物,年纪轻轻,就率如此大军。
不管他们作何之想,李恪无暇顾及,当即率领着大军,向岐州的县衙走去。
岐州的百姓,看着突然出现的大军,纷纷退让到路边,驻足观看,还不时的指指点点,好像议论着什么。
李恪的大军则是我行我素,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县衙走去。
岐州的县令,看着突然出现在衙门之外那浩瀚如海洋的大军,急忙三步并做俩步的小跑着,迎了出来。
打量着大军的旗帜,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这些大军绝非山南道的军士。
最后,走到了薛仁贵的面前,弯身一躬,说道:“不知哪位将军驾临小县,下官吴景泰,真是有失远迎,怠慢了贵客。”
因为这个县令不识李恪的大军,李恪和薛仁贵皆铠甲装扮,俩者都年纪轻轻,县令也分不出,他俩谁是主事之人。
只见薛仁贵年更长一些,所以县令就默认为薛仁贵是主将,李恪是副将,所以才有了眼前这滑稽一幕。
当然,李恪和薛仁贵也不是在意这些细节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