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当即领命,手中方天画戟向上一抬,双腿用力一夹,策马直奔薛万彻而去。
站在薛万彻身前的右骁卫,纷纷拿起长枪,试图阻挡着薛仁贵的步伐。
不知是他们已被李恪大军吓破了胆,手脚无力,还是薛仁贵过于强大。
兵器交接的一瞬间,身处薛万彻前方的右骁卫,手中武器皆脱手而出,身子向后倒去,未对薛仁贵形成有效的阻拦。
薛仁贵策马前行,当即反手一戟,直奔薛万彻面门而去。
薛万彻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艺高人胆大,临危不乱,在薛仁贵大戟直奔面门而来之际,才用手中携带的定唐刀迎了上去。
也是薛万彻托大,自认纵横沙场这么多年,怎么会把薛仁贵这种毛头小子放在眼里。
殊不知拳怕少壮,二者兵器刚一接触,薛万彻感觉双臂,一阵剧痛伴随着发麻,双脚站立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喉间传来一丝腥甜,薛万彻知道,自己大意之下,已被震出了内伤。
薛仁贵本就勇武有力,再加上马匹的冲势,薛万彻能硬接其全力一击,身体素质也是相当不错了。
就在薛仁贵准备提戟再攻之际,一身穿鎏金铠甲的将士,手持一黄帛,策马向着这边狂奔而来。
边跑边叫到:“快快住手,陛下有旨”
说着还挥舞着手中的黄帛,生怕众人不相信一般。
薛仁贵提起的大戟也是停在了半空,薛仁贵硬生生把去劲收了回来,浑身也是不甚好受。
右骁卫的脸上当即露出了一丝喜色,相继放下了兵器跪伏在地。
薛万彻脸上先是一喜,接着便是阴沉不定的跪伏了下去。
右骁卫大军里,李元景的一干心腹,也是跟着大军跪拜了下去,只是脸上露出了不甘的神色,这些人都面朝地上,没被人察觉到,其脸上的变化。
李恪的大军则是没有动静,只是静了下来,皆目视着李恪,等待着李恪的命令。
程咬金认出了来人,刚刚还担忧着事态的升级,此时也是心下大喜,跪伏了下去。
李恪看着来人,那一身装备和手中的黄帛,当即也是翻身下马,跪拜了下去,高喝道:“儿臣李恪接旨。”
李恪的大军,这才跟着李恪,跪了下去。
马上一声甲胄的男子,看了一眼此中情形,当即打开圣旨,宣读道:“蜀王李恪接旨,命你率大军原地待命,等待着朕的到来。”
宣读完圣旨之后,马上的男子再没说话,冷眼的看着李恪,满身的傲气,静等着李恪领旨。
李恪抬头看了一眼马上的男子,知道其已宣读完毕,沉默了片刻,最后无奈的说道:“儿臣李恪领旨。”
此时的李恪,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不想和李二发生冲突,导致父子兵戈相见。
站起身,走到此人面前,接过了其手中的圣旨,回到了原处。
李恪大军和右骁卫众将士,纷纷起身,充斥在双方之间的杀意瞬间退去,都安静的在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紧接着,远程依稀传来阵阵的马蹄声,步调一致,节奏铿锵有力。
随后,出现在众人眼帘的,是一队队身骑黑马,身着黑色铠甲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从头武装到了脚,就连身下的马儿,都面戴黑色铠胄,看上去很是威武不凡。
马儿每踏前一步,地面都跟着震动一下。
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一直延伸到道路的尽头,看不见其尾,只知人数不少。
随着大军的压进,一股冷意扑面而来,仿佛一支亡灵队伍,迎面而来。
不少从窗户上偷看外面景象的百姓,在看到这批大军之后,不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纷纷把脑袋缩了回去,把窗户紧紧关闭,还不放心的又关了一遍窗户。
好像这些士兵,一不留神,就能从窗户上飞进去,收割了他们的性命一般。
这些大军,骑马走过李恪的身前,并未停歇,继续向着右骁卫一边走去。
李恪的大军皆是纹丝未动,无视着这些黑甲军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