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县治所,刘繇等人还在议事。
孙邵和滕胄相视一笑,不再私语,孙邵起身行礼道:“刘扬州,贵公子所言甚善,我二人深以为然。我和启戎兄愿意替刘扬州出使庐江和吴郡,一定说服季宁兄和盛孝章二人!”
刘繇听罢,喜笑颜开,哈哈大笑道:“有二位先生相助,吾必能平灭袁术!”
随后,拉着刘基和刘繇对二人行礼:“吾儿,还不谢过二位先生?”
刘基稚气满满地对孙邵和滕胄行礼:“多谢二位先生相助!”
孙邵笑着说:“公子大才,之前我还以为许子将是夸大其词,没想到是在下有眼无珠了,还望公子海涵!”
刘基忙说不敢。
一旁的许劭没好气地说:“好你个孙长绪啊!我许子将虽不善治平之道,但看人从不会错!”
孙邵哈哈一笑,端起茶汤一饮而尽:“子将兄,我以茶代酒,向你赔罪了!”
许劭有名士之风,自然不会在意些许小事:“长绪兄,下不为例哦!”
刘基看在眼里,决定再加一把火,看能不能把这二人诓到刘繇麾下。
刚刚刘基的一番话,让刘繇更加看重自己的这个长子。特别是刘基的表现打动了孙邵和滕胄,让两位名士愿意帮助自己游说盛宪和陆康。
虽然刘繇自身没有割据的器量,但不妨碍他愿意培养自己的长子。
刘繇挥手,示意正在赞扬刘基的众人安静。
刘繇说:“刘基,你还有什么想法,都一一说出来,让诸位先生指点指点。”
刘基拱手道:“是,大人!那小子就说说自己的愚见,请各位先生指点!”
“而今天下纷乱,汉室倾颓,基身为宗室子弟,痛心不已。现在大人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基深感喜悦,一喜天子圣明,任用大人巡察地方;二喜大人出任扬州刺史,因为宗室中唯有大人真心希望复兴汉室。”
“益州刘焉、荆州刘表、陈王刘宠,此三人醉心割据地方,皆不如大人忠心王事。”
“小子虽年幼,但耳濡目染,也愿同大人一般,以兴复汉室为己任!”
说到此,下面众人,不论许劭、张英、樊能这些关系亲近的宾客,还是孙邵、滕胄等寻常宾客,纷纷点头。
刘基这番话其实就是在笼络人心,用“复兴汉室”这面旗帜,让众人戮力同心。
在这个封建迷信的年代,一个名正言顺的口号十分重要。
许多古人重诺轻生,一个口号、一个名义也许就能让他们付诸一生!前有盖勋、后有诸葛亮、荀彧等。
“复兴汉室”这个口号可以让孙邵、滕胄这些外人更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
而且,刘基身为宗室子弟,“复兴汉室”本就是他的义务!
自家人都不愿意为自己家族劳心劳力,那么这个家族是肯定会走向灭亡的。
刘基继续说:“现在袁术作乱,但其人荒淫暴虐,刻薄无道,必不能长久。小子恳求诸位助我父子二人,平定扬州,兴复汉室!”
然后,他直接躬身摆下。
这话明显是对孙邵、滕胄等人说的。
许劭率先开口:“吾等自诩汉臣,竟不如一小儿辈!”
说罢,朝刘繇下拜:“刘公,许子将愿效命。”
刘繇见状,立马来扶,口中道:“子将兄何出此言,你我本兄弟相称,不要见外!”
许劭起身谢过,而后又有张英、樊能等家将下拜,以表忠心。
这让在场的孙邵和滕胄有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
不过二人都是真名士,不会被刘基这样浅显的伎俩逼迫,目前刘繇还没能表现出值得他们投效的本事,除非刘繇真能平灭袁术、占据扬州,到那时再投效也不迟。
二人坐在位子上完全看不出尴尬,滕胄更是起身夸赞:“刘扬州今能得许子将用命,真乃扬州之福!”
刘基:好家伙,脸皮真厚!我这样相逼,还有许子将以身作则,你们都还坐得住。
到此,刘基知道暂时无法使二人效命,只好跳过此事,继续称述自己的筹画。
刘基道:“小子也谢过诸位先生!”
然后他看向刘繇:“大人,孙先生和滕先生愿意帮助大人劝说陆庐江和盛吴郡,现在就剩周丹阳、王会稽、和华豫章了。”
“大人与王太守交情匪浅,可书信一封,由小子亲自交予王太守!”
“至于周丹杨,其人性情端正,大人若亲自前往晓之以理,必可使其效命!其麾下丹阳兵乃天下强兵,若能得丹阳兵万余,编练成军,可挡袁术锋芒!”
刘繇抚掌大笑,对众人道:“哈哈,赴任途中吾常感忧虑,现在有吾儿在,吾无忧矣!”
刘基继续说:“大人,请让人拿地图来。”
刘繇自无不可,让人取了地图,挂在板上。
刘基年幼,身高够不着,只能遥指着地图对众人说:“现在袁术刚刚占领寿春。大人应该让人屯驻咱们现在所在的历阳,然后再占据江南的石城隔江相望,并移州治所到曲阿,如此可以立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