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先锋大军已经急行军奔赴长安,中军的行军速度相较而言不急不缓。
贾诩骑着高头大马听着斥候传来的各方情报,微笑自得中执掌朗朗乾坤。
“报!”
斥候飞速奔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吴添避开了大道,已潜入山林,不知所踪,请先生责罚。”
贾诩勒紧缰绳,止住马蹄道:“无妨,让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步兵校尉魏桀他们不必埋伏了,各自撤回长安静待天时。”
“诺!”
斥候上马,大喝着“驾”字,马蹄渐动,越来越快。
贾诩眯着眼,脑海飞速运转。
长安攻防战就是战争的胜负手,长安一旦沦陷,汉室再无翻盘的可能,以长安现如今的状态和兵马,绝对无法坚守太久,所以援军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战况。
不敢回长安的在吴添失去踪迹后极大可能第一时间转战广饶离间李榷,为孤城长安争取外围援军,而不是冒险盲目撤回长安死保城池,全心等待南匈奴呼厨泉的兵马。
一个被动等待,一个主动出击,聪明且无奈的选择。
贾诩越过重重人影眺望东方,“军师,你是不是把贾某想的太简单了。”
贾诩费尽心机断绝吴添回长安的一切可能,正是因为郭汜军惧怕的只有一种情况——无法速克长安!
至于广饶李榷,十万大军在手,李榷怎敢妄动?
更何况贾诩有自信,仅需书信一封,对自己无比忌惮的李榷便会如自己所愿,诛杀吴添!
“千算万算,怕是也算不到贾某在李榷心中的份量吧,军师。”
算无遗策的贾诩根本不在乎吴添的去向,不管他目标是回长安还是东行广饶离间李榷,全都是死路一条,长安朝堂和广饶李榷,会替贾诩出手除掉对手。
严防死守,没留下一丁点儿破绽,战局已然万无一失,哪怕是贾诩自己,也只能哀叹无力回天,现如今贾诩唯一的未知,便是吴添究竟选择与长安共存亡,还是放下梦想选择投降活下去。
“报!”
不多时,又来一名斥候,他手持文书道:“禀先生,细作来报,推荐吴添去并州军的人已经查明,请先生过目。”
贾诩接过一卷竹简,掀开观看,渐渐的,贾诩双眸从懒散好奇迅速转为炙热惊骇,以至于震惊的不得不闭上眼,以免让人看出自己此刻的内心波动。
良久后,身旁将领见贾诩止步的时间有点长,不由得轻声唤道:“文和先生?”
贾诩没有反应,众将领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驾马靠近贾诩,加大了些许声音唤道:“文和先生可有恙?”
这次贾诩听到了,伸手挥了挥,道:“突然腹中不适,现已无碍。”言毕,贾诩突兀的看相斥候,凝声问道:“有谁看过这卷竹简?”
“小的不知。”
斥候玲珑剔透,自然察觉到事态不简单,他立即把额头扣下,死死贴着地面不敢有丝毫异动。
“查,把所有看过这份竹简的人统统查出来。”贾诩当即下令道。
“诺!”
斥候如释重负,当即翻身上马拱手挥鞭,眨眼消失在了视线角落。
挥退斥候的贾诩,拉动缰绳道:“全军继续前进,攻长安诛奸逆,不杀王允誓不罢休!”
“攻长安诛奸逆,不杀王允誓不罢休!”
“攻长安诛奸逆,不杀王允誓不罢休!”
“攻长安诛奸逆,不杀王允誓不罢休!”
一遍又一遍,西凉军口号震天,士气如虹。
马蹄渐动,贾诩再度闭上双眼,任由马儿自行前进,思绪却飘飞到了很远很远。
“吕奉先,你真可谓贼胆包天,八年前就敢将此人之女带在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