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零年代,七月份正值炎日酷暑。位于安徽省平田县杨家村更是燥热难耐!虽说有树荫,玉米杆也结出玉米了,不过也才刚刚有红樱,有些人可能不了解这个红樱是什么意思,这个红樱啊可不是电视剧里的枪头上绑的红丝,而是长的比较像的玉米刚成型的毛絮...
这个玉米的红樱呢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下面青上面红,这就代表快成熟了,如果全红的话就可以吃了,现代人有生吃的,因为这个阶段的玉米比较嫩,生吃口感也不差。但是那会儿的农村人可不会生吃,在他们看来这个阶段一个玉米就可以做一顿玉米稀饭了,可不会囫囵吞枣的生吃扒拉俩口给糟践了...然而今天的故事就与这个玉米地有关……
杨家村位于平田县,处于一个地多人也多的地带,因为九十年代的时候乡下的交通并没有那么发达,下雨天就会充满泥泞,放眼望去田地里全是农作物,而七月份的平田县是正值玉米结果的季节,天气比较炎热,树上的知了还在不停地叫着。
平田县人多主要是因为村庄多,近的隔着三五里,远的隔着十几公里,别看着这三五里并不远,但是农忙季节,遍地都是农作物,玉米杆又高,一块地连着一块地,有的地与地之间会隔着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可有讲究了,因为它是区分谁家的田和谁家的地的“地界”农忙期间可少不了因为地界而争吵…如果平时走在这种地界路的时候,旁边都是农作物就显得凉嗖嗖的,格外的阴冷……
杨家村的老杨头五十来岁,生了三男一女,大女儿出嫁了,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杨头和四儿,农村人起名字都比较简化,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老四就直接喊四儿。
话说今天老杨头今天家里来了个电话,说四儿他姨娘那有事需要去看一下,但是那时候的农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养些家畜,牛啊,羊啊,鸭子啊之类的,像玉米快成熟的时候会摘些玉米叶为饲料养殖,老杨头家里就养了俩头牛,也趁着这段时间搞些玉米叶做饲料来喂牛,但是四儿姨娘家有事又不能不去,老俩口一商量就让四儿过去了……
农村人都是朴实的,走亲戚串门都是有来有往,你送我一把瓜子,我回你一把花生,走亲戚更不会空着手,四儿带着些饼干还有一箱牛奶就去了姨娘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