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故事来到卫国,刺杀失败的庄仪撑着受伤的身躯匆匆南归,一路还得绕开周国的重重关卡,稍有不慎可就落入生死难料的境地,因此只能乔装而归,扮成落魄的难民才得以逃回卫国。
“皇上,探子今早来报,庄将军已经失手,刺杀夜临的行动宣告了失败…”卫王的贴身侍卫禀报着军情。
“什么?!”卫王很是惊讶,放下了手中的奏文,几欲颤抖惊叹道。
“那上将军是否遭遇了不测?现在何处?”卫王朝侍卫探了探身子伸出了手急切的询问侍卫,眼珠子都要跳了出来。
“回皇上,庄将军身受重伤,但已脱离险境,正在回乐安的路上,虽行动不便,不出意外今夜即可回朝复命。”侍卫恭敬有序的详细禀报。
卫王长舒了一口气,一拍大腿,天佑我大卫,连连说道: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传令,叫最好的御医等候吩咐,吩咐御膳房备好明早的菜肴,还有,炖上一煲大补汤,不能让上将军受寒,本王要亲自为上将军接风洗尘!”卫王吩咐。
“遵命,皇上。”
话说这卫王能顺利登上皇位全靠庄仪鼎力相助。五年前的卫王还是一个排行老五的公子,名公子长乐,论资质和辈分,都轮不到他来坐稳卫都的头把交椅。当时自然灾害不断,民不聊生,老皇帝已无力带领卫国千万人民走向复兴。此时的太子也就是长乐的亲生大哥,却极力主张对外扩张,不顾百姓辛苦攒下的血汗资本,疯狂进行军事行动,让本就饱受饥荒的百姓雪上加霜,怨声载道。
老卫王虽是一代贤主,但已无法阻止着了魔的太子资,随着战乱四起,长乐不得不将挽大厦于将倾的重任扛在肩上,给正在镇守南疆的庄仪发出紧急军令,字字肺腑血泪之言,深明大义的庄仪看了密令热泪盈眶,于是留下十万大军抵御外族,亲率二十万大军支援长乐起兵造反,民心所向的长乐军一举击败了太子资平定了内乱,从此天下太平。从此庄仪的地位在如今的卫王心里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故事说的有些久远,就此收住。
果然不出所料,天色刚蒙蒙黑,细雪零落飘洒,虽是万家灯火,但街上空无一人。庄仪一众准时回到乐安城,由于舟车劳顿,只好先行回府休养。
“禀报皇上,臣有事启奏!”侍卫朝着卫王房间匆匆赶到,站在门外大声报告。
不一会一个宫女来到门前,隔着门问到:皇上问,所为何事?
“请禀报皇上,庄仪将军已到乐安,现已回府休养。”侍卫回答。
宫女遂快步汇报卫王。
“回皇上,侍卫来报,庄仪将军已安全返回,正于将军府休养。”
“传令,本王已知。”卫王道。
“是,陛下。”
宫女又匆匆跑到门前回报侍卫,侍卫便又匆匆离开。
…
第二天一早,天色将明,卫王便起身整理容装,要不说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即便冬日太阳都偷懒的季节,古人也照常能醒来。
然后卫王就按照昨日定好的流程,大摆筵席,歌舞升平,早早就在大殿之上等候百官和庄仪到来。
“来人,速去将军府请上将军来!”卫王催促道。
正说这曹操呢曹操就到了。
谁知庄仪这就“不请自来”,缓缓步入大殿。实则昨夜探子早已与庄仪说明卫王今日之事。
“罪臣庄仪叩见皇上!”只见庄仪进入大殿便快步走到卫王面前,双手握着一根鞭子,单膝而跪,作请罪之势。
卫王很是诧异,于是问到:将军何罪之有?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这时百官渐渐到齐,见此情景,你看我我看你窃窃私语着。
“我听说上将军刺杀失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