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北面,有座高耸入云的山,山下流有迂回曲折的长江。
山势险峻陡峭,宛如一面拔地而起的石墙,只是从石缝中生出些侧柏和花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也正是如此,千百年来,无一人能登上这山顶。
据流传千古的奇书《太一山水录》中记载,这北山名为渡山,山顶有一寺,寺名不详,但其中僧人皆为散仙。若是凡人登上这渡山之顶,进了这山顶的无名寺,就有机会拜仙人为师,渡劫为仙,成仙之后便能呼风唤雨驱雷掣电,更是能学到万千秘法。若是当朝皇帝能请来为其辅佐,定能保一方太平。
也有一记录神鬼蛇兽的无名古书说,这北山是一座阎山,而这阎山也是阎王爷专门用来镇压一些十恶不赦的恶灵的山。这些恶灵会被压在阎山下,让自然之灵气洗涤灵魂。待恶灵的邪念被洗涤干净,便会在山顶的寺庙内转世成人,这些转世的人会下山或成谋士向时任帝王献出长治久安的良策,或成将军保一方百姓生活平稳安定,以此来消前世之罪。
两种说法孰对孰错,无从考究,但无一例外的是,人们相信这座山会带给国家好运,是一座神山,历代各朝也大都在此建都。
时至丰德三年,隆朝建国后第五年。常年干旱导致农田颗粒无收,而朝廷却缕施暴政,提高税收,强抢民粮。各地百姓难受其欺纷纷起义。
其中,最强大的一支起义队伍是喊着“天爷难忍,庸帝无治,王是民举,万事民先”口号,自称是“太平军”的队伍,从北方延边一直攻打到中东地区,直逼京城,俨然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得已,隆朝安危不保,当朝皇帝李戬急忙命令驻扎各地的精兵强将,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平定贼乱,以保隆朝疆土。
殊不知,这隆朝的百万铁骑之中,已有大半将领反叛,带兵加入起义队伍。
其中不乏有戍边战将。戍边的队伍一走,隆朝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便开始侵袭边疆,隆朝大片国土丧失。
穷途末路的李戬只好召见仍效忠于隆朝的军队加急回京,保护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