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火的旁白:啧,这次没有我出场的机会。
………………
今天是春日申请的假期的第七天,也即是最后一天。因为之前发生的地震,老家的‘那两位’很担心春日,于是自己不得不坐电车来到东京——为了把春日接回去。
这就是她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虽然其中也有‘在老家酗酒太凶,而且整天游手好闲懒散度日’的缘故,不过她完全没有一丝悔改的意愿,倒不如说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直过着将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把脑袋泡在酒精里的生活。工作和酒精被她用来填充进自己的脑袋,占据了她99%的思考回路,剩下的..则是她不能想起,在她的努力下,才终于只剩下‘1%’的‘原因’。
就是因为这‘1%’,她才必须用其它东西填充..不,用‘填充’这个词错了,事实上‘填塞’更合适。填充以有意义的东西取代有意义的东西,而填塞是毫无选择的,不管什么都行。她必须用许多东西填塞空荡荡的内心,不然那‘1%’就会像最猖獗的病毒一样不断繁殖,完全占据她内心的所有空间。如果可以,她更愿意选择把这‘1%’完全清除掉。
可惜这‘1%’始终清除不干净,能达到现在的‘1%’已经是多年的努力了。
思考着这些,那被压制着的‘1%’似乎又有复苏的迹象了。
她心底渐渐生出名为焦躁的情绪,说不清楚为了什么而焦躁,但就是在焦躁着。不断警告着自己这样是不行的,但不这样又不行。在‘是’与‘否’的选择间犹豫不决...
又没有任何人会知道!和任何人都没关系!只需要你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做出一个选择罢了,真的就那么难么?!剑持舞!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始终停留在原本的地方,连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都做不了。
十几年了,她一直都在原地踏步,简直就像追着自己尾巴原地转圈的狗一样可笑!
就算小狗也不会追着自己尾巴跑上那么久吧,难道这个游戏不会腻吗?
重复着无意义的自问自答,她加快了脚步。
偶然间,剑持舞的眼神扫过了某处。
公园。
那是一座似乎荒废了许久的废弃公园,一切看上去全都乱糟糟的,特别是傍晚的时候,那种冷清的气氛配合破烂的设施,简直就是最佳的鬼片场景,绝对没有人会想在这里休息。
不过今天有个例外。
看到公园中央那个沙地,她停下了脚步。
准确地说,她是在看着沙地中间那座沙子堆出来的小沙丘。
在她失神的片刻,脑海里那‘1%’挣脱了理智的囚笼,悄然无声地增长了。
...
很多年前。
比起故事里的‘很多年前’,距离现今并不是太遥远的以前,在这座公园还是崭新如初的时候。
这里有两个人——女人和小孩。
那是一个很温柔的女人,虽然年纪不大看上去很不可靠,不太像一个合格的妻子,但她很努力。
一个单亲家庭,所有的开销都依赖唯一的母亲。那么如果那个母亲大学没毕业,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住所,没有积蓄,再加上没有收入....
不劳者不得食。
在这一句谏言下,暗喻着残酷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不想两人被饿死就得工作,而工作就不能照顾孩子。这就是现实,现实不容许任何妥协,一点点也不行!因为现实没有感情,不能理解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妥协。
必须工作!
意识到这个现实,还只是少女年纪的她变得成熟,变得坚强,变得努力。
努力到什么程度呢?
从垃圾桶里捡出别人扔掉的报纸,然后仔细查找所有和‘工作’‘聘请’‘无招收条件’有关的讯息。
经过了一番努力,女人总算是在饿死之前找到了包吃住的工作。
早上起来后穿好制服就得工作,午餐吃的是便宜的炒面面包。晚上则做第二份兼职,幸运的话可以免去晚餐的开销。赚来的钱都用来支付托儿所的账单了——工作便意味着放弃养育孩子的责任,这就是现实。
女人强忍着被夺去了内心珍视之人的痛苦,用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和刻苦学习冲淡麻痹自己。但幸好,盛满了灾难苦痛的潘多拉之盒最底层是希望。尽管艰辛,但女人也有着自己仅有的希望。
每个星期天,工作休息那天她可以见到承载了她所有精神寄托的孩子,唯一的,最重要的人。
今天也是星期天。
女人带着从小在托儿所里长大,现在已经一岁的孩子来公园玩。这种其他家庭里常见的景象对她来说亦是难得的体验,和她一起时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错过,这些都是宝贵的回忆。
在女人想象中,长年累月不能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孩子对自己肯定会有些陌生,内向,冷淡。但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已经从众多人里获得晋升的她已经有了更多时间可以陪伴自己的孩子。这是她造成的,她会努力消除两人之间的隔阂。
但女人意外的发现!
尽管两人见面的次数不多,但那孩子却清晰的记得自己是她的母亲,并且还没有如她想象中和她产生隔阂。那孩子第一眼见到她时就把她认出来了,上前来迎接自己。那孩子非常亲近她,依恋她,虽然没有太明显的表情,但女人可以感觉到她其实非常高兴。
女人也很高兴,不过心里总有一丝奇怪的感觉,具体是什么说不上来。不过姑且就将这份疑惑置于一旁。
虽然带着她来了公园,不过具体要做些什么呢?
因为是星期天,所以周围也有其它带着孩子出来玩的父母。这种年纪的孩子正是充满活力的时期,那些小鬼头全都像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野兽,兴致勃勃的东张西望四处跑动,和其它同龄人轻易就形成了小圈子。
而其中有个小孩安安静静站在自己母亲旁边,和大人们一起看着那些小孩,似乎对于游戏不感兴趣。旁观的‘大人组’里混进了一个小孩,这场面实在有些违和。
“春日,不去和其它人一起玩吗?”自己试着劝一句。
“其它人不熟,而且也没兴趣。”那冷清的声音从一个不满两岁的女童嘴里说出,实在让人讶异。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呢?】
事先有所预料的她心中满是这样的疑问。
偶尔也好,她也想试着和普通的母亲一样,把玩累了的孩子抱到怀里,替她擦拭沾上灰尘的脸蛋...
但那孩子不一样,什么事都做得很好,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让她没有机会尝试普通母亲照顾小孩的烦恼。
从小除了自己以外很少主动亲近别人,好像这世界上完全没有值得她在意的人。进了托儿所之后也是如此,听照顾她的人说——她总是一个人呆在某个角落,安静的上网,,学习。在其它人眼里,剑持春日似乎就是个刻苦认真到除了学习之外对其他事都没有兴趣的古怪孩子。
也有人曾经劝说过她,不过完全没起作用,那孩子上一刻说着‘知道了’但下一刻又重新上网。对此感到忧心的人不在少数,当她的情况反映到工作繁忙的自己这里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没人说是自己的错,自己也没有逼着她去学习,但内心一直涌出黑色的情绪。
【自己是不是太少关注她了?才会导致她变成这样。】
选择了工作的时候,就知道必然会相应的失去和她相处的时间。因为她没有因此和自己变得疏远,就抱着侥幸的心态想着‘没问题’更加投入工作——是不是错了?
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有立场回答这个问题。这正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世界上没有完美,不需要舍弃任何东西的选择。而且时间也不能倒流,自己更不可能重来一次。不管这是不是因果轮回结出的坏果实,或者是缺少父母的关怀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
——她都只能面对了!!!
这是自己的孩子,也只有自己能帮助她。
抱着某种觉悟的她意志更加坚定了。
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首先就从‘学习的理由’入手。】
没有任何人逼她,她为什么那么用功学习?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孩子不是活泼好动,一分钟都静不下来的吗?
“春日,你平时都在做些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