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你回来了?”
听下人来报,说自己的兄长回来,辛毗还不相信,怎么自己的兄长出使回来一点风声也没有,再三确认才相信,而且看来是自己的兄长要悄悄的回来的。
“佐治,为兄刚刚回来,你在书信里说袁绍已经进入信都了,现在冀州情况怎么样?”看到辛毗进来,辛评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直接问辛毗情况。
“袁公于初六进入冀州,现在冀州各大家族都已经倚靠袁公了,而且冀州兵马尽归所有,现在韩刺史只有三千兵马护卫刺史府,不过人心不稳。”
“幸好佐治你提前提醒为兄,现在袁公进入冀州,又有各大家族支持,肯定能取代韩刺史,我看我辛家也要做好准备。”
辛毗比较反感自己的兄长这态度,虽然韩馥能力不怎么样,不过既然自己的兄长身为谋士,就应该尽力帮他,而且韩馥待自己的兄长也不薄啊,只是现在一旦失事,兄长就想投靠新主,未免无情了些,虽然这样想,不过辛毗却不能指责自己的兄长,毕竟他也是为辛家考虑。
“兄长不用着急,还是说说你此次出使的情况吧。”
家族投资可是冒着风险的,现在就急不可待的投靠袁绍,确实能给袁绍好的印象,将来袁绍一旦成事,必会厚待辛家,不过前提是袁绍能成事,但是从辛评这几日对袁绍得观察,袁绍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东西,所以现在看袁绍能不能安稳的坐稳冀州。
“要说此次出使,也没什么特别之处,那刘越答应的到是挺痛苦的。”
“兄长见过那刘越,觉得此人如何,比起袁公来又怎样?”
“为兄与那刘越相处不长,不过觉得此人到还是为人亲和,少了那些世家子弟的倨傲,那日校场点兵,我看他麾下兵马军容整齐,有股肃杀之气,确实算是强兵。”辛评的强兵也是把刘越的兵拿来和韩馥的冀州兵马比较。
“哦,听闻那刘叔义乃是忠义之人,当日就是他和曹操两人追击董卓,而且皇陵外愤泣董卓恶性,世人为之赞颂,据说若是袁公当日能一同进兵,天子或许已经还都洛阳了,董卓也早已伏法了。”
“佐治你多虑了,道听途说未必是真!”辛评没怎么听出辛毗的话外之意来。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袁公已经进入冀州,一切都晚了,就算那刘越来了,也只能屈居袁公之下。”一想到,辛评才想到自己还没给韩馥汇报呢,“佐治,为兄还要去趟刺史府,向主公说明此次出使的情况,等等,你觉得我是否该先去拜访袁公?顺便告知袁公此次出使的状况,也让袁公早作准备?”
对于自己兄长的想法,辛毗也是无奈,现在还没投靠袁绍呢,就不认旧主了,难道想让世人都知道你是势利小人。
“兄长还是先去见过韩刺史吧,他大概还不知道情况,自袁公来后,令不出外;袁公那边想来早就已经得到情况了。”
辛评想想也觉得辛毗说得有道理,就按下了主动先见袁绍的想法,准备先去见韩馥。
这边韩馥在自己的府内对着关纯和耿武仍是一筹莫展,袁绍是步步紧逼,现在什么都被控制了,若是袁绍现在突然杀心一起,直接杀过来,凭自己府上的这些人,哪能抵挡着住啊。
“二位,我看不如我主动让位,想来袁绍也能留我一条命,二位都是有才之士,大可投靠袁绍,我看袁绍也算明主,不会委屈了二位的。”
“主公,你怎么可如此丧气,现在主公仍是冀州之主,那袁绍不过是外来之人,还是有机会驱逐之。”
“算了,自灵帝之后,大汉乱象已起,我能力不足保州郡平安,正是退位让贤之时,这样也可使百姓免遭祸害,冀州自黄巾之乱后若再起纷争,乃我之过也!”
“主公,你……”,耿武还想说,不过下人言辛评求见的通报打断了他的话。
“参见主公,评此次出使幸不辱命,在评来时,刘太守已经领兵来冀州了。”
“真的,刘太守带来了多少兵马,是否已经到信都了?”就好像是黑暗中抓到了一线光明,韩馥完全失望的心又再一次的燃起了希望。
“这…,主公,评是提前赶回来的,并不知道刘太守此次带了多少人马,现在刘太守应该还在来冀州的路上。”
韩馥又一次开始失望了,这大起大落的心韩馥今日可是领教了,不过这次失望以后没有完全丧失信心,毕竟刘越来了,自己就有对抗袁绍得本钱了。
“主公,若是刘太守到来,主公的机会就来了,主公可以趁机分袁绍其权,以刘太守抗衡,再徐徐图之。”
“也只能如此了!”见辛评还在下面跪着,韩馥又说道,“仲治辛苦了,起来吧。”
“多谢主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