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冀州经过刘越手下众人的努力,已经稳定了下来,周瑜刘梁等人把原先的降兵也都整合起来了,一直在训练人马。张颌和高览二人按照刘越的命令,在初平二年的时候就开始征兵了,这时冀州虽然没有什么战乱了,不过流民还是很多的,二人很容易就招募到了自己的部曲,经过一个冬天的简单训练,开春的时候,二人带着人马如下山猛虎,在冀州境内各地扫荡,那些盗贼不是被剿灭,就是纷纷逃出冀州去了,就算是这样,二人还不满意,刘越委以重任,自己就一定要表现出能力来才能让刘越更加看重,其实二人不知道,刘越早就清楚二人的能力,只是不想过快的提拔,先要磨练磨练,毕竟名将也是一步一步的走上来的,过快的提拔可能就拔苗助长可就不好了。
开春之后,刘越感觉冀州境内气氛有些不一般,众人都感觉到了,所以招了众人商议下是怎么回事。
“主公,最近我在冀州境内发现一些不明身份之人在散布谣言。”
“哦,是何谣言?”
刘越听完众人对于冀州境内的一些政务汇报,刘范就汇报了这个事情。刘范主管乌衣,不仅是其他诸侯领地内的消息,刘越的冀州也广布眼线,毕竟自己后方不稳,那还怎么和其他诸侯争夺天下呢。
“那些人说主公胁迫韩馥让位,窃据冀州,是为贼也。”
刘越听了心中不悦,自己从韩馥手中接受冀州以后,开始是有些流言,不过韩馥也出来主动替刘越解释了,现在在百姓当中有这些人散布谣言,那可对自己不是十分有利,这时候可没新闻什么的可以解释清楚,而且百姓最容易受到蛊惑,三人成虎可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查清楚这些是什么人,谁派来的。”
“主公,已经查清楚了,这些人都是渤海袁绍派出来的,他们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散布谣言了,只是那时我等未多加注意,请主公责罚!”
妈的,又是袁绍,那小子看来和自己杠上了,不过这小子派细作也太失败了吧,一下子就被查出来了,这不是找揍嘛。
“袁绍最近有什么动静?”刘越朝刘晔问道,军事上的情报都是刘晔负责的。
“主公,袁绍自败回渤海以后,就开始征兵扩军,原先渤海剩余人马加上败退回去的总计五万余人,袁绍又招募了五万,现在渤海有十万人马,而且已经训练成军,虽然战力可能还不是很强,不过我想袁绍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袁绍真是财大气粗啊,老子当初勒紧裤腰带,也只能再魏郡招募到五万兵马,而且那时粮食还不足,有些校尉的甲胄都没有,更不用说普通士兵了。主要现在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四起,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和武器铠甲,所以那时候刘越也是面对着从洛阳夺来的财务直叹气。后来接手冀州后,冀州的大部分物资袁绍还没来得及享用,就都便宜了刘越,除了粮食少了些,武器器械可是很多都在仓库里,难怪韩馥空有大军连个黑山黄巾都打不过。
“主公,袁绍虽有十万兵马,不过兵在精不在多,袁绍以一郡之地养这么多人马,明显是不顾渤海百姓的生活。”辛毗还是比较了解冀州各郡的情况,各郡兵马和百姓的比例不能过大,否者一旦过重,那就会弄得民怨沸腾,袁绍虽然还没到这个时候,可是渤海百姓的负担肯定加重了。
“佐治,我还希望袁绍再多招募军队,这样兄长日后进入渤海也能以此收揽渤海人心,只是袁绍有那些士族支持,分担了袁绍许多事情。”
刘越也知道这些士族确实能量很大,就说自己,那些个镔铁很大一部分都是刘越的伯父那边弄过来的,这还是刘越的家族不在冀州动作很小的缘故,不过也让刘越在武器制造上对原料有了很大输入。
不过周瑜的自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刘越据有冀州,袁绍只有区区渤海一郡之地,只要刘越不犯重大的错误,袁绍要想击败刘越,那可能性是很小的,不过以袁绍的性格肯定还是会想试试的。渤海是袁绍的老巢,袁绍经营日久,人心归附,日后若是能据有渤海,稳定是一大问题,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主公,袁绍志大才疏,临阵优柔寡断,无大将之才,不足为虑;当日主公势弱尚能击败袁绍,今日势强,袁绍何惧之有!”还是沮授说得对,老子怕个球。
辛毗久在冀州,对各地的情况也了解的比较多些,毕竟辛家也算是士族,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主公确实不用多虑,不过袁绍手下有一支人马,主公需要多加注意。这支人马由麴义训练而成,那麴义虽然打仗一般,不过训练士卒确实是好手,这支人马个个勇力非凡,号大戟士!”
“大戟士?”难道是历史上击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的那支人马?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是跟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交手过,连胡人都不敢交锋的骑兵,可是却败在这支大戟士之手,可见能硬抗骑兵的人马有多么强悍。后世有人也研究过,大戟士可能就只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军队,南宋初年岳飞就用镰钩枪破了金兵的连环马,主要就是斩马腿,连环马人马身披甲胄,刀箭不伤,只露出眼睛和马腿,岳飞就是抓住这个弱点,专攻马腿,使得连环马发挥不了优势。而这时代长戟还很常用,用它来斩马腿,就像镰刀割草一样,确实有机会击败骑兵。只是若是简简单单的斩马腿,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能击败骑兵,肯定还有特色之处,只是还没发现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