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岂有此理,那袁绍分明是躲着我们,我看不如我们现在直接就去闯袁绍府,看他袁绍在不在。”驿馆里,杨彪怒气冲冲的走来走去。
“文先,你也不用生气,何必跟袁绍这种人计较呢。”虽然蔡邕嘴上这么说,不过心中也是恼怒袁绍的。
二人来了几日,不要说袁绍了,连袁绍手下的重要之人都没见到,唯一见到的还是那天在城门口的小吏。之后几日根本就没机会出驿馆大门,不是不想出去,杨彪第二日就直接向守卫的兵卒提出要见袁绍,没想到这些兵卒以自己身份低微为由让杨彪自己想办法。杨彪能想什么办法,自己来这渤海人生地不熟的,连袁绍府邸在哪都不知道。后来想派个人出去打探下袁绍住哪,他们准备直接过去,谁知道根本出不去。
“不行,我们不能这样待着,既然我们的人出不去,那老夫就亲自去找,找到袁绍后老夫到要好好问问他袁本初,是如何对待我们这些朝廷使节的。”
蔡邕赶忙拉着杨彪,“文先,我看你还是算了吧,袁绍既然有心不想见我们,你就算出了这驿馆的大门,也未必能找到袁绍府。”
杨彪最后只能是沮丧的做回去,“老夫为官这么久,还从未见过如此慢待朝廷使节之人,当年袁隗见到老夫也是礼敬三分,没想到他袁本初比他叔叔还嚣张。”
嚣张怎么了,蔡邕想问问杨彪,现在还会对你客气什么,他袁绍现在是一路诸侯,甚至还曾经是诸侯伐董的盟主,我们只是被朝廷罢官的布衣,而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万一惹得人家不高兴了,直接把我们驱逐出去也有可能的。
袁绍府邸,袁绍正和众人商议事情。
“主公我军现有大军十万,渤海以一郡之地奉养这么多大军,确实有些吃力,若是士族的支持,我军粮食早就不足了。”
“正南,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若是和刘越再次开战,能支持多久?”
“这…”,审配见袁绍问起,犹豫了一下颇为无奈的说,“主公,我军现在的粮草还不足以和刘越再次开战。”
袁绍虽然知道现在养这么多军队是极限了,不过一想到刘越,就对这些困难看淡了,或者说袁绍现在心中只有先打败刘越是第一位的。
“既然粮食不足,那就让那些士族出,郭图,你去跟他们说,若是他们不肯出粮,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平日里就是这些人喊得最响,若是连这点忙都不帮,我怎么帮他们达成心愿呢。”
这些士族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若是袁绍能夺得冀州,那他们肯定能获利,现在刘越占据冀州,原先他们很大的一部分利益都被支持刘越的冀州士族分去了,他们肯定眼红。
“还有军队的训练情况如何了?”
“主公放心,军队早就训练成军了,只等主公一声令下,即可开拔出战。”
“嗯,很好。”虽然对麴义之前冀州之战的表现不是很满意,袁绍也不怎么待见,不过袁绍还需要这人来替自己训练军队,所以没有弃用,而且麴义训练军队确实有一手,尤其是那支大戟士,若是前次与刘越之战,有这支军队在,袁绍觉得自己肯定能大败刘越的。
见袁绍没什么事情了,许攸开口道,“主公,朝廷使节来我渤海已经有几日了,不知道主公何时接见他们。”
“朝廷使节?哼!”袁绍不屑的冷哼一声,若不是顶着个朝廷的名义,袁绍根本就不会让他们进城。
袁绍少年时,可不像现在这样被人看重,那时的袁绍,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豫州袁府,本可以是继承祖上的萌阴,受世人的尊重。但是其实不是,袁绍乃是庶出,在这样一个有等级的社会,庶出是不被人看重的,甚至可能被人轻视,尤其是袁绍的母亲地位卑微,所以袁绍才被过继给了他房,连袁氏的族人中也有许多看不起袁绍的,更何况是外人。后来袁绍在洛阳,也是受尽了冷眼,这些个自诩名士的朝廷之臣,也是看不起他袁本初,杨彪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袁绍那时能忍,而且能表现出虚怀若谷,谦恭待人的样子,所以后来才入了大将军何进的眼中,后来能青云直上。只是这样,像杨彪这样的人还是骨子里看不起他,两人根本就没什么大的交集。杨彪乃是弘农杨氏族长,弘农杨氏乃是天下名门,和袁家也是不逞多让,杨彪看不起袁绍也是情有可原,这只是观念上的,但是袁绍却是认为杨彪这是故意看不起他。袁绍现在故意晾着杨彪,未尝没有对杨彪之前的报复想法。
“主公,他们毕竟是朝廷使节,若是传扬出去,对主公名誉不好。”
“那你说该如何做,他们可是代表朝廷来调节我跟刘越的矛盾,现在还册封了刘越为冀州刺史,哼!”
说起这个袁绍更是有气,老子都还没承认刘越呢,朝廷就册封了。
“主公,这是刘越早先一步得到朝廷的诏书,比我们抢得一步先机,主公不用在意,现今诸侯混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天子之名只是个形式罢了。”
“元皓此言我不敢苟同,当日若是我们也能想到去长安求取朝廷诏书,说刘越擅自夺占冀州,那我们现在也不用这么被动了。”
“元图身为主公麾下谋士,怎么会没想到呢,是否是在其位而不谋其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