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出兵十万,已经逼近信都,看来袁绍等不及了。”刘越将得到的消息马上跟来府中的众人说了一下。
“主公,那还犹豫什么,俺老张愿为先锋,请主公下令。”文丑可是自己的好友,信都也才一万人,张飞当然担心文丑的安危了。
“翼德不用着急,出兵乃是大事,需商议稳妥之后再做决定,不过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子雄有事的。”说完刘越看向自己下面的谋士。
“袁绍此次倾巢来攻,看来是对冀州志在必得。只是袁绍现在锐气正盛,我军若正面硬憾,恐怖也不是那么容易取胜的。”
沮授的意思应该是避开袁绍的锋芒,暂时不与之战,可是信都那边可能就等不了那么久了,万一城破,袁绍可不会那么好心放过刘越的大将,刘越知道沮授的意思不是见死不救,但是还是有些恼怒,“公则,子雄乃我冀州大将,伯宁更是早就追随于我,二人对越竭心竭力,怎可不去救之。”
“主公勿怒,授并不是不救信都,只是想请问主公,信都方面可有向邺城求援?”
“求援?这到不曾?”也是,按说自己回邺城以后,早就交代二人时刻注意渤海的袁绍的动向,现在他们也应该早就探查到袁绍起兵了,可是确实没有派人向刘越求援,这是怎么回事?
“若是信都文将军未曾派人向主公求援,那主公就不必担心信都,他们二人肯定能力保信都不失。”
“这…”
“主公,公则言之有理,伯宁非鲁莽之辈,他若是不向主公求援,必是有信心守住信都。”满宠的好友刘晔对满宠可是了解多了,他知道满宠的才能,尤其是军事上也是不弱。
“兄长,信都本身就城高强厚,又经过二人的修复,而且自文丑驻守信都以后,一直就在整军备战,城内粮草充足,袁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破的。”
“那我军该如何?”刘越可不相信袁绍都打来了,自己这边就等着袁绍打累了自己退走。
郭嘉这时候站起来说道,“主公,虽然信都只有一万人马,但是袁绍若想攻破至少也需要五万以上,而且还是不计伤亡的情况下,但是袁绍知道主公是不会看着信都陷于袁绍之手的,因为信都一旦失守,袁绍就无后顾之忧,兵锋直抵邺城,那样对我军不利,主公一定会救援,袁绍就不会全力攻打信都,还需防备主公。但是主公可以反其道而行,不去信都,直接领兵杀入渤海,若是兵临南皮城下,我就不相信袁绍不回军救援。”
围魏救赵,刘越马上想到这一计策,若是文丑能坚持住,这样确实是条妙计。
“若袁绍回军,我军可与半道上设伏,一举击溃袁军,然后趁势尽平渤海。”
围点打援,这不是后世的计策,郭嘉果然是厉害,“妙啊,奉孝,若是这样,渤海一战可定,袁绍可擒矣。”
“主公,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只是初步大定略,而且战场只是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就能有必胜的把握,我军不仅要在行军途中安排妥当,而且也需要袁绍能入我军计中才行,可是袁绍虽然寡断,可也非庸才,袁绍手下田丰、许攸、审配等人也都是智谋之士,主公不可轻敌也。”
郭嘉的一番谏言,相当于泼了喜形于脸色的刘越一盆冷水,不过刘越却是不恼,心中还是更开心郭嘉能谏言自己,这才是明君贤臣应该有的,“奉孝之言,越记住了,日后还希望奉孝能及时提点。”
对于刘越的谦礼,郭嘉也是吓了一跳,能接纳意见的主公已经算是明主了,还能虚心接纳,甚至让下属时常提点,那就更了不起了,“主公折煞嘉了,嘉只是对于临阵战事感悟多些,主公能虚心纳谏,乃我等之福,冀州之幸,天下之望也。”
“兄长,无论奉孝此计是否能成功,兄长出兵渤海肯定没错,我看兄长需早做决断才行。”
“恩,文若,你为长史,留守邺城,子阳、伯达、仲治、佐治相助于你处理冀州政事,高览协助你,此次留守邺城两万,邺城一切以你为主。”
“喏”,几人纷纷出言道。
“张颌!”
刘越第一个点张颌,不仅是其他人楞了一下,连张颌也楞了一下,“末将在!”
“张颌,你领兵马一万,为前军,替大军开道。”
“喏”,张颌心中已经非常激动了,没想到主公第一个叫自己,还是前军先锋。要是之前张颌连想也不敢想的,归顺主公之后,先是被主公封为校尉,之后和高览一起领兵在冀州境内剿匪,剿匪之后主公马上就封自己为横野校尉,高览为破贼校尉,这份知遇之恩,张颌早就铭感五内了。旁边的高览看到刘越这么看重张颌,也是有些羡慕,不过一想到自己这次是留守大将,也知道邺城不容有失,所以也就释怀了。
刘越可没多想,让张颌为前军,是想锻炼张颌,虽然现在张颌也是冀州校尉,不过资历肯定不能和张飞文丑等人比,连黄忠也比不过,刘越可是要发挥他的才能的,否者自己招揽过来何用,而且张颌谨慎,刘越让其领前军也放心。
“张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