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见过袁绍家眷之后,就在考虑该怎么处理他们之事了,毕竟这些人现在要是杀了,那对自己声誉不好。
“主公可是在为袁绍家眷之事烦恼?”见刘越在沉思,郭嘉试问道。
“奉孝,你说这些人该怎么办?”
“兄长,我看这些人留着也是祸害,不如一并杀了,以除后患。”周瑜这家伙心可真狠,几十号人,再加上府上的家丁仆役也有几百人了,若是都杀了那还不血流成河了。
刘越板起脸,需要好好的说下周瑜了,这家伙杀心太重了,动不动就用杀了了事,有时候不是杀了就可以了事的,“公瑾,若是现在杀了袁绍府里的这些人,世人该如何看待我,而且渤海以及冀州的各家族该如何看待我刘越,此法不可取。”
周瑜也知道自己心狠了些,就不再说话了,确实现在也不是杀这些人的时候。
“主公,渤海乃是袁绍老巢,袁绍经营多时,虽然现在被我军占据,不过还是有些袁绍的影响,若是让这些人待在渤海,尤其是袁家三子在此,难免不被有心人利用,我看主公不如尽迁之以策安全。”
“奉孝的意思是将这些人带回邺城?”
“然也”
“兄长,奉孝之计可行,袁家之人若去邺城,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我们的注意,稍有异动我们可以马上发觉。”
刘越认为这样可以,而且现在也不能就放了这些人,留着或许将来还能有用处呢,“好,公瑾,这事由你来安排,回军之时一并带上,还有那些袁绍手下的家眷也一起同行。”
“兄长放心,瑜知道怎么做了。”
看到周瑜阴阴的一笑,刘越在想是不是自己交待的人交待错了,怎么感觉周瑜有些不怀好意呢。其实周瑜也是想到袁家人一定会不怎么情愿去邺城的,若是这些人不配合,自己可不会客气,俘虏就应该有俘虏的觉悟。
“主公,现在渤海已下,袁绍远遁,渤海乃是冀州北方要地,需要安排一能人才能驻守。”
刘越确实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需要有人来治理渤海之地,不过这里的情况复杂了些,来渤海之人不仅要有能力,还有有魄力才行。
“奉孝有何人选?”
“主公,渤海曾为袁绍之地,虽然现在归于主公,不过这里袁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渤海之地家族众多,需一个熟悉此地之人担任。”
熟悉渤海的人,沮授原先是冀州韩馥手下,对渤海可能也比较熟悉,不过沮授不可能,刘越离不开他,自己邺城的手下里,刘越想到了一人,那就是辛毗,辛毗虽不是冀州人,不过家族迁居冀州久矣,对冀州事务也了解,而且还在冀州为官,能力刘越更是放心,再加上辛毗家族也算是冀州世家,由他来治理渤海,渤海那些世家也会放心,甚至会配合。
“那就让佐治为渤海太守,我马上书信一封让文若安排佐治来渤海。”
“主公英明。”
处理完接下来就是等待几日了,不仅要发信给邺城,还要给渤海各县发布来降文书,还要看张飞是否能抓到袁绍,不过现在张飞还没消息传来,刘越就已经不抱希望了,袁绍这家伙其实生命力也挺强的,虽然比不上刘备,但是只要野心还在,就不会那么快灭亡,这个道理不仅袁绍这样,只要是有野心的诸侯都一样。
“好了,既然城中无事,那我就出府等待翼德他们了。”
“兄长何故出府?”
周瑜拦住了刘越,把刘越搞得莫名其妙,自己累了这么些天,现在想休息下呢,怎么还不行,“公瑾,大事处理完了,当是出府找处去处去休息等候了,莫非你还有事要说?”
“兄长,此处乃是太守府,而且兄长现为渤海主人,哪有不居住于此的道理。”
“公瑾,袁绍家眷可都在后院,我若居于此,恐遭世人言语。”
原来兄长是顾虑这些啊,也是,袁绍的那几位夫人确实有些动人,“兄长原来是担心这些啊,呵呵呵呵,兄长不用担心,这些都是兄长的俘虏,古来胜者任意处置败者,那是理所当然的,世人就算有所非议,那也不过是小议,何必当真。”
“不妥,我与袁绍虽为敌对,一旦得胜,马上就占据袁府,世人恐认为我得意忘形,且在洛阳之时,我与袁绍乃是好友,其妻如嫂,其子如侄,我现在更是要好好对待,此事不用多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