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外的一个小土丘上,刘备迎风而立,眉头紧锁,沉默不语的看着前方的幽州城。
“大哥,你怎么在这里?”关羽从刘备身后上来,立于刘备后面。
刘备若有所思的再看了下幽州城,转过身来,“云长,你怎么上来了,事情都安排好了?”
“大哥放心,军队都已经交接了,只留下了原先跟随大哥的那些老卒。”
看到关羽欲言又止的表情,刘备知道关羽想说什么,“是不是想问我为何不让那些士卒留下。”
“大哥,那些士兵虽然是公孙瓒的人马,可是他们自愿想跟着大哥,大哥何必还要还回去,直接留下就是了,大哥若是惧怕公孙瓒不快,我们大可离开就是了。”
“唉,云长,你我二人现在一无官职,二无兵马,何处可去,还不如先留于此处,毕竟我与公孙瓒还有同门之谊。”
刘备在十九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就随着公孙瓒来到了幽州,起先公孙瓒也是对刘备颇为热情,尤其是对刘备手下的二弟关羽,更是极尽拉拢。关羽在虎牢关下斩华雄,那可是天下闻名,如此猛将连公孙瓒都动心,可是关羽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无论公孙瓒暗示了几次,关羽更是不为所动,最后公孙瓒也是放弃了,对刘备也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了,碍着刘备同出卢植门下,公孙瓒才收留他。
后来公孙瓒和刘虞交恶,起兵的时候,刘备曾经劝说过公孙瓒冷静行事,曾言,“刘幽州乃是汉室帝胄,刘氏之亲,在幽州又深得人心,内抚百姓,外招群胡,今伯珪以无妄之言起兵,祸加百姓之乱,非正义之举也。”
刘备也是一番好意,可是公孙瓒早就觊觎幽州了,哪会让刘备几句话就消了念头呢,根本就不听刘备之言,不过后来公孙瓒想到,自己本来还想利用下刘备,毕竟刘备也算有些才能,就算关羽不投靠自己,也能用来冲锋陷阵,可是刘备也是姓刘,好像还听其说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那公孙瓒当然就熄了让刘备一起去攻打刘虞的念头,找了个借口说是北方胡人有南下的迹象,直接安排去了边境,只是公孙瓒对刘备防备也挺深的,军中都是自己的亲信,刘备根本就只是的空架子。
不过刘备就是刘备,还是历史上的蜀汉先主,刘备来到右北平北边以后,一方面加强了戒备防备胡人,一方面又做出不是来争权的样子,那些将领见刘备这样,也乐得随刘备去,只要刘备不是来争权的,更不是来拉拢军队的,公孙瓒已经给手下将领打过招呼了,一切都让刘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刘备虽然不是来抓军队,也没表现出对公孙瓒的不满,可是刘备却很能收买人心,尤其是底下士卒的人心,刘备不仅能和这些下层士卒同甘共苦,更是吃住同行,一点也不想公孙瓒其他将领那样有为官的做派,此举立刻就拉拢了军心,若非公孙瓒军队里的那些将领平庸,公孙瓒早就引起警觉了。
后来刘虞被围幽州,刘备也只能在那边长吁短叹,不知是叹刘虞的无能,大好幽州落入公孙瓒之手,还是叹公孙瓒好运,自己和他是同一个老师,怎么没他的运气,现在还是寄人篱下。
公孙瓒攻破幽州之后,就让刘备带着兵马来幽州与他汇合,等刘备来到幽州之后,要交接公孙瓒的兵马时,那些士卒早就心向刘备了,刘备仁厚,维护士卒,公孙瓒强势,不体恤兵士,这些士卒纷纷愿意投到刘备麾下跟随,可是刘备知道自己人在屋檐下,若是这样就得罪公孙瓒了,而且自己暂时也没地方可去,只能拒绝这些士卒的请求。
“大哥,那公孙瓒只派了个小吏来见大哥,我看你我二人不如早去了才好,免得在此受气。”
“云长,你乃大将之才,若非跟了我刘备,早就天下闻名了,若投效诸侯,定是座上宾,唉。”
“大哥怎可如此说,你我兄弟二人自结义开始,关羽就决定一辈子追随兄长,兄长也不要放弃,早晚兄长会让天下诸侯知道兄长之志。”
“呵呵,云长放心,有你助备,我们定能匡扶汉室。走,我们进幽州。”
刘备大步走下山丘,心中又有了豪情壮志。
进入幽州城之后,刘备看到如此大城,心中也是替刘虞惋惜,若是自己能有此坚城,再有幽州之地,大业可成。
“小兄弟,这里怎么回事?公孙太守在什么地方?”
刘备来到原来的刺史府所在地的时候,原先的府邸已经被拆除了大部,现在还有士卒在拆除剩余的,已经有工匠开始重新建造了。
“公孙太守?哦,你说我家主公,我家主公现在已经不是北平太守了,现在是幽州刺史,我家主公觉得此处乃是刘虞居住过的地方,故命民工拆除重建,现正居于旁边的那处大宅之中。”
“多谢小兄弟。”刘备的谦礼,让这士卒都不自觉的觉得此人不一样。
不过刘备在询问过之后,去公孙瓒现在居处的时候,心中有些不悦,公孙瓒刚刚攻下幽州,百姓经历战火没多久,正是应该安抚百姓,稳定民心的时候,可是公孙瓒到好,马上大兴土木,不顾百姓死活,此非明主所为。
来到公孙瓒暂时的居所,来迎接刘备的只是一个下人,这让刘备身后的关羽内心不悦,自己大哥怎么也是汉室之胄,公孙瓒不亲自出门迎接也就算了,还让个下人来。不过刘备一点也没觉得不适,表情很自然的跟了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