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华慵懒的靠在窗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过旁边的丫鬟见自家小姐这样,也是习惯了,尤其是自家小姐这样一副美女图,连丫鬟身为女子也是嫉妒。
清河崔氏,至崔琰父亲崔密这一代,已经在清河落户生根,旁支别系甚多,崔密乃是清河崔氏的当代族长,生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尤其是崔琰,更是为世人所赞颂。崔玉华乃是崔霸之女,可以算是崔氏长孙女,小名秀娘,她母亲有一日梦见有凤飞入腹中,果不久之后怀孕,所以崔密对崔玉华更是喜爱,虽为女子,可是四书五经,琴棋书画都让其精通,古人和相信迷信,这梦境也算是一种,既然能梦凤而生,那崔玉华将来可定会是大贵之人,可能崔氏由此兴盛。
“小姐小姐,二老爷从邺城回来了,现在正在见老太爷呢。”
“你这丫头,每次都这么慌慌张张的,一点样子都没有,二老爷回来就回来了,也不需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崔玉华稍微侧了个身,让自己酥麻的身子能畅通些。
“不是啊小姐,我听说二老爷从邺城带回了个消息,好像跟小姐有关。”
“与我有关,”崔玉华秀眉微蹙,“什么消息?”
“这个…我还没问清楚,就跑过来了,所以不知道。”
崔玉华暗道你不知道跑回来说什么呢,这不是让自己瞎惊奇,“那你去询问下是什么,与我有关的再来跟我讲。”
“等等”,丫鬟刚转身,崔玉华就叫住了她,“算了,二叔现在正和爷爷父亲他们商议事情,一时半会肯定完事不了,我看还是等等吧,若是当真与我有关,二叔也会来跟我说的。”
“哦,是,小姐。”丫鬟丧气道,也不知道是丧什么气。
和自己有关,崔玉华心中想到,能有什么事情,二叔去邺城,无非也是想看看那刘越是否是个明主,有时候崔玉华在想,若是自己是个男儿身该多好,那就可以像她二叔崔琰一样,出去见见世面。
崔氏主屋一见房间内,崔氏当代族长崔密坐于上首,崔琰的兄长崔霸也在,还有几位族中的长者一同在此。崔琰回来后崔密就将这些人全都叫来了,之后崔琰就谈了自己这次的去邺城的经历。
“父亲,这就是我此次在邺城的见闻。”
“季珪,你在邺城有没有见到刘越,你觉得刘越此人如何?”
崔霸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是都再一次的看向崔琰,只要崔密这老头闭目撸须,一直不闻不问。
“兄长,我在邺城并未见到刘越,不过只是见了刘越手下几人。”
“那你觉得刘越如何?”
这话说得有些没大脑了,没见过刘越,怎么好评价刘越呢,不过崔霸知道自己这兄弟在见识上高人一筹,而且可以从方方面面之中分析出刘越的为人,所以才这样问的,这也是崔家急切想知道的事情。
天下大乱之像已经出现,各地的世家豪族除了纷纷自保以为,也在为家族考虑。各地的世家为了自己的家族,总共有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自己的家族参与争霸,如袁氏,袁绍袁术两兄弟,现在都是一方诸侯,虽然袁绍现在被刘越击败,不过只要不死,就能再起来,就看他的运道了,只是能有机会亲自参与争霸的毕竟是少数;那第二种就是择一诸侯效力,,全力相助,若能成功,那就是从龙之功,比如关西世家,开始的时候就支持董卓,不过若是失败,那就有可能身死族灭的下场;第三种就是分开效力,自家子弟同时效力不同阵营,无论哪一方胜利,自己家族就立于不败之地,像后来的诸葛家,只是这样若遇到猜忌多疑君主,也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崔家本身人才不多,能有见识的也就崔琰一人,所以不可能有多余的选择,但是要选择诸侯一定是十分谨慎的,起先他们看好的是袁绍,袁绍四世三公之后,儒雅高尚,若能助其鼎定河北,那崔家就更很收获巨大的利益,成为河北第一世家也有可能。但是当时崔琰就指出袁绍好谋无断,不能正确听从建议,若是河北能有强敌,或许可在河北称霸一时,不过崔家觉得不能全部依靠袁绍,只是当时袁绍势大,众人也都纷纷看好他,所以崔琰才没多说。
后来果然袁绍不长久,先败冀州,再丢渤海,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狼狈逃窜到青州去了,虽然现在在青州又有崛起的机会,可是已经失去了先机。袁绍败后,崔家就将目光定在了刘越身上,由于有袁绍的前车之鉴,所以崔氏不急着决定,先看看刘越是否是明主,若是可扶,崔氏就不放弃机会,若不可扶,崔氏还要继续等待时机。
“刘越手下,荀彧有萧何之能,郭嘉沮授有张良之智,刘梁周瑜乃是帅才,张飞文丑万人敌,现在拥有冀州之地,四周没可抗之敌,幽州公孙瓒内乱不止,并州无主,青州袁绍早就丧胆,兖州中原四战之地,非出兵之土,只要刘越能趁此机会勤修政理,操练兵甲,到时候河北无人是其敌手。而且刘越其人,善听意见,明辨是非,非公孙、袁绍之流可比也。”
“季珪,你的想法呢?”崔密想听听崔琰的想法。
“父亲,现在刘越在邺城颁布招贤令,孩儿想应令去邺城。”崔琰早就有这想法了,若非是家族这边,自己就已经留在邺城了。
“父亲,我看季珪此去也行。”见到自己兄长的支持,崔琰感激的朝崔霸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