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领,刘军过来一个人,说是头领故交,想要见你。”
张燕可不记得自己在冀州还有故交,“让他过来。”
管亥被带到张燕面前的时候,发现张燕现在的样子有些狼狈,头发有些紊乱,而且脸色也有些疲惫,看来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张头领,在下管亥,头领应该听说过我,而且我们曾经在天公将军帐下时有个几次面缘。”
“管亥”,这些张燕吃惊不小,不过仔细看了下面前的人,发现确实是管亥,“你没死?”管亥从青州出来的时候,派人向张燕求救,张燕本来想出兵接应一下,毕竟都是黄巾中人,可是张燕这边还没什么动作,青州黄巾就都被刘越收编了,而且管亥也下落不明。这也是张燕消息不灵通的缘故,一直以为张燕被刘越杀了。
“呵呵,我已经归顺主公,现为冀州校尉。”
“刘越派你来有什么事?”
“主公让我过来,是希望头领能看清形势,向我家主公投降。”
“投降?”张燕冷笑一声,“嘿嘿,自刘越主政冀州一来,我数次下山袭击郡县,刘越岂能容我,再说我就算投降,刘越怎么可能还会信任我这黄巾出生之人。”
管亥眉头一拧,“莫非张头领还想抗拒到底,先不说是否能击败我军,单只说头领现在的情况,士卒是否还有一战之力也未可知了。”
张燕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若是再这样下去,除了灭亡,没有其他出路了,可是他不甘心啊,本来以为这次可以占些便宜,只是没想到刘越怎么会第一个来对付他呢,不是袁绍才是主谋吗?
“张头领,我与你同出生黄巾,我管亥也知道你们占山为匪乃是迫不得已,当日头领不还是向朝廷乞降吗,今日再降,也只是回归汉军行列罢了,而且头领难道不为手下这些将士们着想,若是他们都死了,那留在黑山中的老弱病残可怎么办,我家主公只要将山下封锁住,山上留下的那些人迟早会饿死的。”
想起留在黑山中的那些人,张燕神色就更加的黯然了,自己这次下山,以为有大便宜可占,所以带了大部分的青壮下来,若是都交代在这里了,那黑山军就伤筋动骨了,而且黑山军一直以来就人员复杂,自己要是死了,还有谁能压住那些有异心之人。
“以前朝廷无道,我们才跟随天公将军反叛朝廷,可是现在,你看冀州,我主自主政以来,一直是招抚百姓,安定民心,我从青州带去的黄巾众人,也都纷纷得到妥善的安置,我家主公乃是明主,若是张头领归顺,肯定以礼相待。”
“罢了,今日之事,乃是张燕一人之错,张燕愿降。”
随后张燕命人放下武器,就地投降,自己跟着管亥一同来见刘越。
“黑山张燕,见过刘冀州。”张燕见到刘越的时候,还不确定刘越是否会留下他,毕竟历史上归顺他们之后没有留下这人做自己手下的事也是挺多的。
“哈哈哈哈,头领能够识大义,乃是冀州之幸也,日后你就是我冀州校尉。”
张燕知道自己能得校尉之职,已经是不错了,而且刘越的意思不介意自己的过去,“多谢主公,日后主公喊我飞燕即可。”
“飞燕?”刘越还真奇怪这时代有人给自己的字取成这样的,一般都是有意义或者有出处的,可是张燕这字完全就是一鸟名吗。其实张燕这字也是自己取的,他原名褚燕,后来改姓张,只是历来下山劫掠的时候,动作迅速,抢完就走,所以河北之人冠以外号飞燕,意为行动如同飞行中的燕子般迅速,张燕听闻之后就将这二字作为自己的字了。不过张燕行动迅速,那也是在下山劫掠之时,而且需要靠近黑山附近,像现在这样下山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深入冀州境内,就被刘越抓了漏洞,一举败之。
“主公,燕有一事不明,还想请主公解之。”
“飞燕有何疑惑,尽管问之。”
“此次出兵,黑山军乃是遵从青州袁绍的意思,形成呼应,燕早就想袁绍才是主公大敌,主公怎么舍袁绍而攻黑山,莫非主公不惧袁绍来攻冀州?”
“哈哈哈哈”
一旁的管亥笑着说道,“飞燕,你还不知道吧,袁绍早就被我家主公说退了,早就已经率兵退回青州了,而且短期内他是不可能再出兵了。”于是管亥就将刘越以袁绍的三个儿子为筹码和袁绍换了粮食的事说了。
张燕一听,心中恨袁绍恨得咬牙切齿的,最早是你袁绍戳窜着让老子出兵呼应的,现在又是你小子最早退了,也不派人来通知一下,现在好了,老子都搭进入了。不过张燕虽然恨袁绍,知道以后也没想到其他心思了,既然已经投降了,就不可能再反悔,这也是为人的底限,要不怎么说草莽多信义呢。
之后刘越开始收编张燕手下的黑山军。这次张燕带下山的十万大军,基本上都上是青壮了,在之前的交战之中,伤亡大概一万人,投降两万人,剩下的还有一万多的人四散逃走了,周瑜一直在追击呢,张燕所能带走的只有五万,现在也都归降了。而刘越这边的伤亡比较小,只有五千人左右,其实这也是张燕的黑山军太不经打了,一战就溃,张飞的骑兵还杀得张燕的黑山军最多,大部分都是被骑军追上杀死的,聪明点的早就跪地投降了。
刘越这边在等候着战后的统计,又向张燕问了一个自己的疑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