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余音依旧起的很早,没办法生物钟一到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还不如起床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闲来无事,踢狗打鸟,溜达了一圈回来后。
“爸、妈,好不容易过节休息一下,今天咱们就不在家里吃了呗。我听说,小河村口那边开了一个挺有特色的农家乐,咱们去逛逛,嘿嘿。”
余父:有点钱就嘚瑟,走着!
余母:做饭的不是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骑车呀这么老远!
余音:爸有空你去考个驾照吧,过段时间咱家也买一辆代步车,省得出门不方便。
余父开心的表示同意,男人大多数对这种大玩具情有独钟。
家里并不是买不起,只是以前担心余音以后估计考不上好大学,学费又贵,省吃俭用给他存着,以后路还长着呢。
三人骑着摩托车,速度并不快一路驶向小河村农家乐。
小河流水潺潺,背靠一整片山坡的枫树,院落里栽着几十株樱桃树,围绕着一个篮球场大的鱼塘。
余音三人到时,已经有人在垂钓了。余父一看便来了兴致,停好车后便凑了过去。
余音余母无奈,吩咐农家乐老板,炖只山鸡,红烧条那边老伯刚钓上来的鱼,再配几样时蔬后,便前后逛了起来。
明晃晃的太阳下,小院的门口驶进来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在并不多的游人里,那么地夺人眼球引人注意。
车窗降下,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声音清脆:
“姐姐,姐姐你看,是三叔哎,三叔在钓鱼呢!”
一只带着硕大金戒指的手,一把将小萝卜头搂了进去:
“小心点头,真是的,我就说一大早起来老鸦门前叫的人心烦,都是你,好端端的来这破地方干啥!”
开车的男人看着闻声站起来,准备招呼自己一行人的三弟,神色间颇有些尴尬。
在余父的指挥下,停好了车,一下车掏出一包红盒子香烟,递出了一根:
“建军啊,小音和弟妹呢,怎么样,钓了几条了?”
“哎二哥,他们刚才还在这儿呢,估计哪儿逛去了,还行,今儿天好,钓了条大的,一会儿给孩子们吃。”
说着便招呼农家乐的老板,将那条最大的青鱼捞走,留给正好奇的扒拉着鱼桶的小孩儿。
“小馨跟小盛都放假了,今天也真是巧了,能在这碰上,中午坐一桌儿让我这个当长辈儿的请孩子们吃顿饭。”
正说着话,余音余母逛完回来,老远便看见围着寒暄的父亲二伯,珠光宝气斜着眼打量母子二人的二伯母,以及堂姐堂弟,无奈上前:
“伯父伯母,馨姐、小弟……”
打完招呼的几人在院里的石桥前坐下,余盛跟在二伯身边叽叽喳喳,跟余父一块钓鱼去了。
“我说小音妈,出了门好歹穿一身像样点的衣服,你们家这两年虽说过的一般,也不至于连身像样的衣裳都给孩子买不起吧,还穿着校服……
还有小音,听你姐说你在学校挺能折腾,还上台唱了首那什么流行歌,这个年纪还得好好学习,不务正业可不行,多跟你姐学着点,次次考试都在年纪前二十名。
她班主任说,国内重点大学稳了,清华北大那也不是没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