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节如约而至。
按惯例,LY市区所有销售人员牡丹节期间不准请假,原有的月休4天可以选择双倍工资或者节后补休。大家都比较默契的选择了双倍工资。
50万的营销费用,至少要多卖300万产品才能对得起公司。
王华阳内心充满忐忑,这是一场豪赌,只不过赌注不是自己的。
4月5日至4月10日是初花期,游客与平时比变化不大,洛阳分公司每天的销售额基本没有变化,徘徊在日均10万元左右。
王华阳倒也沉稳,每天准时的给业务员开会,让业务员查漏补缺,实时汇报各网点的库存,平时要开半个小时的晨会,现在也精简到10分钟,让业务员早早的进入了市场。
王华阳则在周末骑着电车带着陈兰兰四处逛街,说是逛街,其实还是工作,带着陈兰兰到各个特产店看彩陶坊酒的销售情况,顺便调研礼品市场,对店老板反馈的有用信息用心记录。
由于王华阳在洛阳定居,又适逢牡丹文化节,李唐他们也想见一见陈兰兰,于是几个人一商量,开车便来到了洛阳,徐家乐买车后,刘仲凯也买了车,由于谈恋爱需要,王华阳也买了车,而李唐则是由于公司扩大规模,职位升为营销总监。做了总监就得有总监的样子,每天挤公交太不像话,老总催促了几次后,李唐才买了辆车,王华阳对车没有什么研究,只知道是辆别克商务,落地价二十多万,足以买王华阳两辆车了。
王华阳在得知有李唐、刘艺欢、刘仲凯、刘仲凯媳妇、徐家乐、徐家乐女友后,当即决定晚上请他们吃水席。咨询了徐辉后,果断的订了真不同水席楼的包间。
李唐知道王华阳定在真不同水席楼接待他们,并点的是980元的套餐时,直说王总豪横。他岂知980元的套餐是最低的套餐。
水席”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筳之一。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最古老、最有特色、最完整的一套宴席。
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洛阳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亲好友.
洛阳水席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人的骄傲。2008年6月荣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
水席最著名的自然是真不同饭店。“真不同”之于水席就像全聚得之于烤鸭一样,诞生于光绪年间(189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前身是“于记饭铺”、“新盛长”,创始人为于庭选,于保和。1947年定名为“真不同饭店”。现坐落于HEN省LY市老城繁华商业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