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更)
戚光明抱着妹妹,一路上寻问着人来到了,永康侯胡同(永康胡同名字起源于明将永康侯徐忠,明史是这样记载的:“徐忠安徽合肥人,袭父爵为河南卫副千户。累从大军北征,多所俘获,进济阳卫指挥佥事。洪武末,镇开平。燕兵破居庸、怀来,忠以开平降。从徇滦河,与陈旭拔其城。李景隆攻北平,燕师自大宁还救。....燕王乘高见之,谓左右曰:“真壮士也!”进攻济南,克沧州,大战东昌、夹河。攻彰德,破西水寨,克东阿、东平、汶上,大战灵璧。遂从渡江入京师。自指挥同知累迁都督佥事(正二品)。封永康侯,禄一千一百石,予世券。...成祖北巡,以忠老成,留辅太子监国。永乐十一年八月卒。赠蔡国公,谥忠烈。”徐忠早期曾驻守东北部要塞唐山开平,燕王举兵归顺朱棣,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朱棣称帝后封为永康侯,其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也就是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当年戚继光在北京的住宅(属于作者想到的不是真的就住那)。
望着这个有些破败。门口的石狮子也不知道多久没人擦了,上面甚至都已经结了蛛网;大门上的那些铜钉也是光芒黯淡,大门和门槛上的烘漆有的都已经斑驳了,一块块落下,就像是得了麻疹的病人的脸一般,很是难看。已经是秋天了,门前一排杨树,落叶飘零,积了一地,也无人打扫。
看上去,这里就像是死绝了人的鬼蜮一般,也不知道多少年无人居住了。
戚继光留下祖训家里再穷也不能把京城的房子卖了,可能是想让后人记住戚家在北京还有宅子,让后人们时刻不忘,戚家的光荣把。或者让后人有一天能重回北京!
戚光明上前去敲大门,敲了很久,里面传去一声“谁啊!”
“是王叔吗?”大门发出‘吱呀‘响声,一个约莫35、6的人生伸出头来问道“你是少爷吗?”戚光明答道“是呀,你是王伯的儿子王自在把?"“哎呀,真是少爷啊!快,进来、进来!孩子他娘,少爷来了!"
戚光明慢慢吞吞的走了进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王伯的事。王自在还在门口左顾右盼,只看到一个盖了草席的牛车,于是回头问道:"少爷,我爹呢?”
戚光明哽咽道:“王伯,王伯他被几个流氓害死了。”
王自在大叫一声:“啊!”当场晕倒在门口。
“孩子他爹是不是少爷跟爹来了。”一个30多岁的妇女,走了过来。看到门口一个少年,王自在晕倒在门口“老王你怎么了,老王!”
这时,信王府的那几个侍卫看着情况不对就过来了,给老王掐人中,把他掐醒了,然后拿出了信王府的腰牌,说道:“这位公子,我家王爷请你到府上一叙。”
戚光明一看正是救他的那几个侍卫,恍惚道:"恩公就是,信王殿下?”"正是,小公子你真有福气,信王正是主上,我家王爷惦记你怕你饿到在路上,要我等一路保护你,然后伺机把你带到府上调养,路上正好碰到那几个泼皮要对你不利,我们就捉来了,你说怎么办吧”
戚光明伸出头看到门外那几个杀人凶手。猛地一冲出去,冲那个为首的拳打脚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