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平西侯府就靠近北城,距离城墙只有七十步,密集的箭矢划过天空,射进城中,不少箭矢射进了侯府之中。
一支箭从吴三桂头顶射过,射在墙壁上,弹落在吴三桂面前,让吴三桂大为愤怒!由于昨天受了箭伤!所以在府中调养!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号角声,‘呜’号角声齐鸣。
这是鞑子停战撤军的号角声,鞑子的几百架攻城梯只剩下不到五十架,摄政王多尔衮下令撤回攻城大军。
十万攻城大军如潮水般退下,但城上的明军却没有欢呼胜利,短短两个时辰的攻城战,剩下的六万明军已经死伤六千人,而鞑子也死伤一万余人,几乎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血淋淋的尸体,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充斥在每个明军士兵的心中。
开始作战时。他们顾不得恐惧,可当敌军退却,血淋淋的残酷战争呈现在他们面前,很多人的精神崩溃了。无力地坐在地上,大多数人却是充满恐惧,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吴三桂带伤坚持上了战场,巡视一圈后,发现大军士气低迷,令他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原以为十万军守城,至少可以防御五十万人的进攻,而且对方是不擅攻城的鞑子。山海关应该能守住,但现在看来这支军队令他失望,攻防死伤比一般是三比一,而今天的防死伤比达到五比三。由此看得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薄弱,主要还是训练不足!现在外城又是失守!翁城迟早会被攻破!
吴三桂叹了口气,如今的办法只有求援,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戚光明求援。
吴三桂吩咐几名将军重新备战,他挥鞭猛地一抽战马。向城下奔去。
鞑子大营内,鞑子工匠们正忙碌地制造攻城武器,尽管鞑子已从逃亡的汉人那里学会了制造先进弓箭,掌握了一些锻造技术,但在制造攻城器方面,还是远不如明朝,更重要是,制造云梯、攻城槌、巢车之类大型攻城武器,需要很长时间,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准备,只能砍伐松木,制造简易的攻城梯。
摄政王多尔衮骑马在大营内视察战备情况,攻城并不是鞑子擅长,但昨天第一次进攻,却险些攻破了城池,这使多尔衮发现了明军的软弱,他们士气虽然高昂,但战力低下,只要自己迅猛攻城,最多三天,山海关就会被攻破,想象着吴三桂在自己面前下跪求饶,多尔衮忍不住眯着眼笑了起来,这一刻,他期待已久。
---分割线---
沿城墙一带的民房全部拆除,所得砖木石块用于守城防御,一座座房屋被推到,大梁被锯成数段,充作滚木,砌地基的大石也被士兵撬起,搬上城头用作礌石。被拆毁房屋的主人则默默站在一旁,没有人呼天抢地,只是收拾自己的微薄的财物。
在山海关的瓮城内靠近城墙处,由于拆除了民房,形成一圈宽阔的空地,此时,空地上站满了前来帮忙的民壮!大家一起搬运滚木,石头,干各种杂活!山海关现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