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内,虽然有不时沿着崖壁闪烁的光,但仍旧比太阳光差很多。对于峡谷内蜿蜒小路上,不时出现的大坑,总是照的不太清楚,以至于他好几回掉进大坑里差点爬不出来。
“好在除了大坑,没有别的威险东西。”叶明辙再次从大坑中爬出来后暗自在心里安慰自己。
可是他刚安慰完自己,还没走一步就看到一路都不曾破裂的气泡又一个啪的炸裂开来,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气浪吹得他面皮发根一阵发麻,震的他耳朵失音嗡嗡作响。
他神还没回过来,就被一个影子扑倒,然后就没有然后,眼前一黑,就做了一晚上噩梦。
湘南山谷内,燕超然和几名队员,已经做好准备,带着各种装备和补给走进岩洞。
小队一共有十二个人,三名植物,生物,矿物,环境等多方面都有研究的科研人员,三名负责侦查和火力打击侦查兵,两名负责近身防御战斗的近卫兵,一名中医医术精湛的军医,一名负责沿途测绘通讯环境,布置通讯装置的时刻联系洞外的通讯兵。一名会用各种食材在各种环境制作食物的炊事兵。最后一名却是一名二三十岁一身道袍的道士。
他们此次任务是探索,收集,生存。现在大家一致同意一个观点。岩洞的对面很可能是一个世界,一个陌生的有别于蓝星的世界。
一行人慢慢走在岩洞里,三名侦察兵在最前面,之后是燕超然和另一名近卫兵,再之后一次是,三名科研人员,军医,道士,炊事兵,信息通讯兵。他们中除了三名科研人员各自背着十多斤的背包外,每个人最少都背负着四十公斤的物资设备,便是道士和军医也不例外,因此他们走的并不快,而且一路上,隔段时间,通讯兵就要架设一个短波信号增强器,这些增强器自带电池,方便他们和外面联系,这些增强器自带电池,满电状态可以用两个月没问题。
就这样边走边架设,走过了上次的凶兽挖的地道,继续深入,岩洞内越来越黑暗,脚下也越来越崎岖,洞穴内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他们不得不打开照明设备,同时走的也更加小心。好在空间虽然大了,却没有横生岔路,若是多几条岔路,他们就不用再往前走了,直接联系外面,请求多派些人进来。
就这样走了几个小时,还没走出洞穴。
大概因为凶兽气味还没消散,洞穴内还没有其他生物进入,起码他们几个这几个小时内没有遇到什么。
停下来休息一下,准备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
炊事兵在准备食物,军医在帮忙。道士在打坐,通讯兵在检查设备,几名侦察兵去前面提前探路。
燕超然和另一位保护着三名科研人员,收集一些岩石,苔藓植物做研究资料。
食物很快就做好了,三名侦察兵都是老兵,卡着点也回来了。其实,食物主要还是为三名科研人员准备的。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三名科研人员,他们吃几块随身带的军用干粮喝几口水就能解决一顿饭。
这三名科研人员可是首长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他们都是国家花大力气培养的高端人才,是以后向国宝方向培育的未来栋梁。
就这样走了一天,时间显示已经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三名科研人员,早就累的东倒西歪走不动路了。其他人也都感觉两条腿,酸胀发软,他们还没能走出洞穴,主要是一路崎岖,环境又十分黑暗,走起来太费力。
见大家都很疲惫领队的老侦察兵,提议原地扎营,吃饭,休息几个小时。
食物依旧是很简单的食物,却被炊事兵做的香气扑鼻,几人很快就狼吞虎咽起来,包括三名科研人员,他们真的太累太饿了。
吃完饭,收拾停当,老侦察安排岗哨,除了三位研究人员和军医其他人都被安排轮班值岗。原本道士是被安排休息的,可道士却说自己没事,要求也参与岗哨值守。
然后就正好八人分四组,一组两小时,燕超然和老侦查安排和他自己值第二班岗。
躺在帐篷里,其他人都很快进入梦乡,甚至好几个都打起呼噜。燕超然还没睡,没睡原因是相对他的体力背着四五十公斤的东西走一天并不会感觉累,体力好没办法。
再有就是在这个陌生的环境,又可能是凶兽的巢穴,他的精神确实没办法放松,加上又没有其他人那么疲惫,脑子里总是想着许多有点没的,一时半会儿怕是睡不着的。
两个小时,对于躺着努力想睡却睡不着的燕超然十分漫长又特别短暂。想睡却睡不着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格外慢,一分一秒的过。当刚刚有了一点困意,闭上眼,还没睡着,迷迷糊糊听到定好的闹铃却已经响了。
赶紧起来穿衣,爬出帐篷,跟着老兵一起接过岗哨,直到手里握住了递过来的枪,他才真正清醒过来。
他们的营地是在一片还算平整的高台,高台面积不算大刚刚放下他们的四顶帐篷,一个帐篷睡三个人。三名科研人员在一顶挨着岩壁的帐篷里,其他三顶帐篷成半圆形将其挡在身后。
漆黑的密闭空间最是压抑,营地里只开着一盏灯还不太明亮,这是为了节约电力。
倒是岗哨上两人手里手电筒很明亮,只是这两道光线,并没有疏解多少空间的压抑感,反倒加重精神上的错乱。
燕超然身体力量超过普通人很多,可心理抗压能力并不比身边的老兵强。偏偏老兵一直沉默寡言,不开口,他也不好意思先出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