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耳东回到办公室,林大器正津津有味的吃着肯德基,看到陈耳东的样子,林大器便懂了。虽说猜的八九不离十,但还是问了问电话为什么打不通,陈耳东没有回答,直接把那台爱立信朝桌上一扔:“明天陪我去买手机。”当晚,陈耳东把今天的遭遇都倾诉给了林大器,林大器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他并不担心陈耳东处理不好和沈佩的关系,于是插科打诨的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陈耳东听着心烦,把思味公司的改稿意见传达了下去,两人开始着手修改,林大器乐在其中,陈耳东则想转移注意力。因为手机坏了,他也不想用林大器的手机去给沈佩打电话,就在QQ上把前因后果和道歉的话都发了过去。
沈佩靠在床上,小宝乖巧的趴在她的身上,小宝是一个很能读懂沈佩心情的猫,每当沈佩心情不好的时候,它都会来陪伴。看完陈耳东的留言,她的脑海中回荡着刘敏对陈耳东的评价,她很清楚为什么母亲对她的感情如此关切,因为她的父亲沈永海就是一个渣男,年轻时和刘敏一同在皮革厂当工人,刘敏上进能干,很快就成为了技术骨干,而沈永海则成天把心思花在唱歌跳舞上,不过在七十年代末,这样另类的年轻男子反倒是很受姑娘喜欢,刘敏工作之余,沈永海总是变着花样给她解闷,日子一久,两人就好上了。结婚以后,由于之前跟皮鞋厂打过很多交道,刘敏看上了包装印刷的前景,于是拉着沈永海从厂里辞了职,东拼西凑加上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二手印刷机,就此起步。在刘敏的创业历程中,沈永海就是一个游手好闲完全帮不上忙的角色,能力低下不说还懒惰,全靠刘敏一人打拼,等生意逐渐做大了,沈永海手里有了点闲钱,便拾起能歌善舞的老本事在外沾花惹草,甚至刘敏怀沈佩的时候,他都不闻不问,刘敏既要忙着厂子还要顾着身子,最终在沈佩满一岁那年,和沈永海离婚了。所以,人品和能力是刘敏最为看重的两点,她可不希望沈佩重蹈她的覆辙。
沈佩对陈耳东一直都很信任,她觉得陈耳东很聪明,凡事都能想的比同龄人更远,但没想到这次竟然给母亲留下了如此糟糕的印象,到底是偶然还是真像刘敏所说,陈耳东是个不值得托付的人,若是在小事情上有所疏失她可以容忍,但见父母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出纰漏,她实在难以接受。
刘敏敲开了沈佩的房门,端着一盘红提放在了书桌上:
“还在想陈耳东呢?来,吃几颗提子甜甜嘴,别愁眉苦脸的。”刘敏柔声安慰道。
沈佩应声下了床,小宝从她身上跳开,没有离开她的视线,继续在床上趴着。沈佩拿起一颗红提塞进嘴里,把陈耳东刚才发给她的QQ信息让刘敏看了,刘敏看完,微微一笑,对沈佩说:
“认错态度还挺好,看来还是很在乎你嘛。”沈佩不明白刘敏这话的意思,听起来像是在夸他,不等沈佩接话,刘敏继续说道:
“你知道今天的事情有多好处理吗?但凡有点脑子也不会是这个局面。”刘敏的语气中有轻视有感慨。
“既然知道六点我们有约,就算他自己估计在客户那里四点过可以完事,但只要涉及到公务,就可能会存在变数,如果我是他,我会把我的同事叫上一起,如果有什么事,还能搭个手应个急。”沈佩点了点头。
“如果他一个人去,突然客户说要把会议时间延长,而他手机又坏了,那他完全可以抽两三分钟时间,出来借个手机给你打电话说明情况,我不相信开个会还不允许人家上厕所的。再退一步,就算别人不给他手机用,他在人家的公司里,总有电脑可以用吧,登录一下QQ,给你留个言或者给他还在办公室的同事发个消息,让他联系你说明情况行吗?”
“妈,他也没什么经验,我想他当时肯定很慌。”
“这不是经验的问题,只能说他脑瓜子不行。也有很多没经验初入社会就很能干的年轻人啊。”现在陈耳东给她的印象,人品打个问号,能力则是一个句号,她甚至觉得自己让沈佩嫁给陈耳东,把厂子交给他管是个多么荒唐的念头。
“妈,你也别这样说他啊,他这个年纪就出来创业已经很不容易了,总得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吧。”沈佩觉得刘敏的话有失偏颇,忍不住帮陈耳东辩护道。
“看来你还是心疼啊,好了,那我不说了,不过你记住一句话,人品差点能力强,好歹能当个枭雄,但能力不行就注定是个庸人,不要怪我说话太难听,今天这么小的事情都处理成这样,你要我怎么放心把你交给他?”
“妈,我知道了,你是为我好,你也别生气了,明天好好去出差,等你回来,我让陈耳东来给你赔罪。”沈佩撒着娇,她还是想尽力扭转陈耳东在刘敏心中的印象。
“赔罪就大可不必了,我生不生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刚才的话。”说完离开了沈佩的房间。
陈耳东买了新手机,这是他第一次花自己的钱给自己添置贵重物品,难掩心中喜悦,将昨日的沮丧冲淡了一些,林大器趁这个由头也给自己换了一台新手机,兄弟俩和其他第一次拿工资的年轻人一样,花自己挣来的钱感觉特别爽。陈耳东给沈佩发了一条短信告知情况,沈佩未回,陈耳东也没连珠炮似的去找她认错和好,因为眼下最重要的是思味的第二稿,甲方要求下周一就去重新提案。
沈佩本以为陈耳东会像往常一样,电话短信QQ不断轰炸,等他表达出足够的诚意之后,自然会给他台阶,但这次一连两天除了那条买新手机的短信之外就再无动静,QQ挂在线上也没有找她说一句话,沈佩心中很是憋屈,明明是他犯了错,还得罪了自己的母亲,怎么可以如此淡定自若。女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习惯了死缠烂打带来的优越,突然遇冷便各种不适。
周一的提案如期而至,林大器担心出岔子就陪着陈耳东一同前往,看得出来邱总对大耳传媒第二稿的方案比较满意,虽然没有立即公布结果,但二人心中已经隐约有了答案,不过有之前永藤面试的前车之鉴,这一次陈耳东表现的很坦然,刻意压低了自己的求胜欲,他也不想再来一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在这一次,他们真的赢了,第二天思味公司便通知了他们。
业务越来越多,业务的体量和难度也随之提升,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人手不足。如果要对外招聘,先不说他们这小公司能否吸引到人才,光是社保、薪资结构等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就已经很伤脑筋了,但要是没有人员尽快补充进来,他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和精力应付这些业务。
其实自他俩创业以来,就成为了同学和朋友眼中的焦点,2006年的中国,创业热还没有那么火爆,应届生几乎都是以找工作为主,包括陈耳东和林大器,若非发生了那些求职插曲,他俩现在也是上班一族。陈耳东把招人的目光瞄向了大学同学,首先想到的就是同寝室的付华勇。付华勇来自农村,是家中长子,还有两个妹妹,靠父母在广工打工艰难维持生计,由于家庭困难大学时期享受了学费减免的政策。付华勇非常刻苦,陈耳东时常赖在寝室睡懒觉而他却不肯落下任何一堂课。室友的关系相比同学更为亲近,陈耳东不像有些城里人看不起农村来的同学,他跟付华勇关系很好,大二暑假,付华勇没有余钱返家,就在学校附近打工挣生活费。放假回家的那一天陈耳东往饭卡里充了五百块钱交给了他,怕他饿着肚子,这件事,付华勇能记一辈子。
毕业以后,付华勇很快找到了工作,他可不像陈耳东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只要能立即上班帮补家用就行,前途对于他来说,只是建立在温饱基础上的海市蜃楼。
陈耳东认为付华勇是一个很合适的帮手,虽然从审美、创意的角度来说相比林大器差了一大截,但他对于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度却比一般设计师要强很多,林大器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个能给他处理图片和日常排版的人,陈耳东软件运用不行,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协助,非常影响效率,因此这个建议得到了林大器的认可,他跟付华勇也认识,只不过不同班,算不上太熟。两人决定给付华勇每月两千元的工资,和他俩持平,外加项目提成,这也符合当时广告行业应届生的整体行情。按陈耳东的设想,如果付华勇来,也能算作是公司的初创元老,若是公司日后发展的好,他是可以担任部门负责人甚至拥有一定股权的。
当天,陈耳东就约付华勇吃饭,没有约在餐馆,而是在外面买了回公司里吃,一方面自己的地方氛围好,另一方面也想让付华勇看看公司的环境。
“不错啊,东子,早就说来你这儿看看,一直抽不出时间。”付华勇看着这个虽然很小但又精致的空间感叹道,他的感叹不光是这里的环境,更多的是羡慕条件好的人能有这样的机会。
“这不就来了吗,马马虎虎吧,就这么小点地方。”陈耳东历来很注意和付华勇说话的措辞,农村人时常遭受别人居高临下的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