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禁闭的大门,亮爷拍门的双手有点颤抖,离家几天的时间就感觉过去了很久一样。
“爹,开门,我回来了。”
“嘎吱”
院里传来老旧木门打开的声音。
“谁啊?是亮子回来了吗?”老太爷的声音从院里传来。
亮爷赶紧说道:“爹,是我,我回来了,赶紧开门。”
“亮子啊,等下,这就来。”
院里传来老太爷颤颤巍巍的脚步声和拐棍敲击地面的声音。
“嘎吱”
破旧的大门打开,老太爷驼着背拉开了大门,虽然才过去四五天,但是感觉老太爷又老了很多。
父母在不远游,这就话充分的表现出这一幕。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你父母还在,出了远门,总会在你背后默默的操碎了心。
他们会担心你在外面受苦,吃不饱,穿不暖,会不会有危险啊,他们总会在家里默默的祈祷你在外面的生活过得好点。
“启良、铁牛,你俩也来了?回去了没呢?来来来,赶紧先进屋。”
老太爷看着丁青山两人问道。
丁青山说:“太爷爷,我们俩回去过了,这不是刚回来吗,跟着亮爷过来看看您。”
太爷爷说:“哎,那行,走走走,快进屋。”
走进堂屋,煤油灯的光线有点暗。奶奶也从里屋走了出来。
奶奶说:“当家的回来了,你们坐我去给你们做饭去。”
丁青山说:“奶奶,你就别做我俩的饭了,刘婶正在家里做着呢。”
奶奶说:“那行,你们先坐着,当家的,你想吃点啥?”
亮爷说:“整两碗凉面条吧,赶紧的,都饿了。”
“行”奶奶说着转身去了厨房。
太爷爷坐在椅子上抽着烟问道:“小良啊,你们这次出去,没遇到啥危险吧?怎么提前回来了啊。”
丁青山说:“没事,就是吃的吃完了,觉得没啥事了就回来了。”
亮爷说:“爹,你就别操心了,我们好着呢,你看,这都是啥。”
亮爷一边说着一边把袋子里的羊肉取了出来。
太爷爷说:“呦,怎么拿这么多肉啊,小良你们家留了没呢?”
丁青山说:“留了,太爷爷,这都是我们打的,多着呢,您啊,可别舍不得,以后会有更多呢。”
太爷爷说:“哦,那行,我还以为你们把肉全拿家里来了呢。”
“对了,太爷爷,我们这次进山找了几棵人参,给你留一棵,下次炖汤的时候放两片。”
丁青山说着从背包里取出来一个青苔包裹,递给了太爷爷。
太爷爷打开青苔露出了里面的人参。“呀,这个棒槌可有些年月了吧,你拿走,这东西给我们就是浪费。”
丁青山赶紧拦着:“太爷爷,看您说的,我们找了好几根呢,这根是亮爷的。您要是再让,我可就不高兴了啊。”
闲聊了一会后,丁青山就托辞回家了。
回到家里,刘婶已经把面条做好端到餐桌上了。虽然是普普通通的蒜汁浇面,但是丁青山两人却抱着海碗吃的滋滋有味,这就是家的味道。
回到村里后就闲暇了下来,闲着没事就在县城跟村里来回的跑了几趟,昨天晚上把最后的一批宝藏全都偷偷的运回来了。
刘婶也因为待在村里太无聊回城里去了,村里的老少妇女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
刘婶待在村里除了洗衣做饭就没啥事了,回去也好收拾一下家里的花花草草。
就在丁青山准备再次进山的时候,老太爷来了一趟,丁青山决定推迟几天再进山。
老太爷坐在堂屋里的官帽椅子上抽着烟。
“启良啊,你这段时间忙不忙啊?”
丁青山说:“没啥事啊,就是准备这两天再进山一趟。”
老太爷说:“村东头你举爷家的大小子这个月二十八准备接亲,想借你车使使,你看看方便不,不方便我去回了他去。”
丁青山想了一下说:“行啊,咋不行呢,大喜事呢,再说我都在村里住这么久了,以后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要去随个份子的。”
“哎,那行,回头我见到你举爷了我给他说一声,到时候去接亲开着车,脸上也有光不是。”
老太爷见自己借来了车,脸上也有面子了,乐呵呵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