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见鬼,位置在航母编队防御中圈附近。”
防御中圈,也就是刚才无人机与防空驱逐舰激战的地方。现在那里火光冲天,对依赖隐形性能的“刑天”来说很不友好。万一哪个落水救生筏上面有求救电话,他再报个位置,那就完蛋了。
沈渊不是林缜,干不出全部杀光的事情。
“你们探测到他向哪个方向前进吗?”
反潜机的士兵犹豫了一下:“我们也觉得很奇怪,他们向南进发,好像要通过三巴海峡进入帝国南方海域。”
沈渊突然反应过来:“不好!这是冲着南方舰队基地和五羊工业区去的。我们赶过去拦截!”
“我们不去偷航母了吗?”18号问。
沈渊咬牙切齿:“要是工业区没了,以后我们都别想出来看海。”
说得对!天上全是飞机,天天往下丢炸弹。本来江山社稷图已经多了几个氢弹坑了,现在多一大批小坑,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南方舰队基地连接着船坞,船坞又连接着一大串的机械加工厂和炼钢厂。帝国从海上进口铁矿石,直接在沿海冶炼厂炼钢,接着就送进大型机械加工厂锻造船舶配件,组装战舰。完整的一条龙重工业链条。
围绕着这些重工业企业和员工,又诞生了一大批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的轻工业集团,于是港口和工业区就这样沿海建立起来。
曾经这里是帝国经济的奇迹,但是同样的,这里也是最容易遭到打击的地方。只要一个海啸,方圆几十公里的工业区一片汪洋,在船坞里刚刚打捞起来的南方舰队,飞蝗一般的帝国无人机群,在这一瞬间都将不复存在。
30分钟后,“刑天”舰开出25海里。
“被动声呐打开,前进二保持静音航速。”沈渊大叫。“放置拖曳声纳,快点。”
这个活儿,18号戴着脑机完全帮不上忙。
相较于火炮这些能够量化的东西,拖曳式声纳是没有办法量化的,只能人工释放。“刑天”号水兵打开尾部吸波涂层窗口,解除固定装置。
电动液压马达发出隆隆声响,将工程塑料释放架缓缓推出舰体外。
水兵们将声纳线缆头捅出小小的圆形窗口,然后经过释放架的滑轮,最后落入海中。
汗臭味很快充满了整个空间,水听线缆拳头一般粗细,总重量高达100吨,每一米线缆差不多50公斤,用人力释放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让缆机慢慢将线缆推出舰体。水兵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在释放线缆的时候,绝对不能弯折。
拖曳线阵列声纳的原理决定了这种设备是越长越好,线缆越长,越容易听到低频声波。“刑天”舰本体能听到的最低频声波也不过是1000Hz,而这种线缆能听到200Hz的甚低频声波,探测范围超过200公里,非常符合帝国军对“高大威猛”的喜爱。
问题就在于,这东西用着好用,释放的时候就老遭罪了。
线缆本身就很重,一圈一圈绕在缆机上,这个大线圈本身也是旋转惯性极大的东西,一个不小心转快了,全舰失去水声听觉。
水兵们一边小心操纵缆机,一边小心呵护线缆,总长800米的线缆用了将近半小时才全部放下。
“释放第二线缆。”腕机里又传来沈渊的指令。
水兵们哀嚎一声,从这个充满汗臭和脚臭味的空间钻出来,马上又要投入到新的释放工作中去。
18号脑机里的声音突然明亮起来,各种海洋背景噪声潮水般涌来,有海底地壳运动的沉闷声响,也有不知名海洋动物的呜咽,甚至可能有海底泉涌翻滚的声音。
没有一种是“恐怖鳐鱼”的声音。
这种超级核潜艇的巨大体积决定了他在水里绝不可能静默,艇身撞开的水体会发出一种类似海浪拍击沙滩一样的哗哗声。
“没有听到,是不是方向错了。”
“什么?”沈渊有些郁闷,立即抢过耳机,亲自下场。
海底如同一台交响音乐会,但就是听不到潜艇的声音。
“问问反潜机,是不是我们的位置错了。”
18号眉头微微皱,核算了一遍:“位置没有错,是根据初始位置和航速航向推测的。”
“理论上说,她就在我们下面。”沈渊喃喃自语。
这不可能!
一艘核潜艇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停机的,他一定会发出噪声。
“我建议用主动声纳探测,或者丢一发深弹试探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