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荐票,拜谢!有粉丝,加更!
----------
夜色阑珊。
刺史府,东大院宋晴柔的闺房中,已掌了灯,红彤彤的灯光将整间屋子照得通亮。残夜薄月之下,朔风呜呜锐啸,从窗棂不断灌入屋内。
屋西角梳妆台旁,宋晴柔早早地绾好了发髻,插一支象牙簪,往脸上、薄唇上贴起了薄薄的胭脂。一名丫鬟,为她梳理着乌发。
梳洗罢,残夜已尽,东方露了鱼肚白,丫鬟端了盘胡饼、热参汤送了来。食罢,宋晴柔早早地出了屋,到二进院儿的中堂候着秦渊二人了。
少女情思最难猜,初见秦渊,宋晴柔不免被他英俊倜傥,威风凛凛的外表吸引,心绪中有着莫名的波动。
府外大街上,秦渊和沈鸿骑着马徐徐朝刺史府行进,来到门外,向管事的通报一声,不多久便有老管家来迎接。
宋璟不曾出来,初来凉州,公务繁忙琐碎,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生啃硬嚼卷宗之上了,况且身负皇命,王尽忠之死,屠村事件相关的一系列疑团,都亟待揭开,他根本无闲暇兼顾这类小事。皇帝信佛,他骨子里却是逆佛的。
两人来到前堂见过宋晴柔。她换的是一身素净棉衣,无斑驳颜色,无俗世印记,彰显出对佛祖之诚。原本她是不信佛的,可毕竟母亲沉疴不愈,访遍名医终无用,或许这最简单原始的方式,还能起到些许作用。
“宋姑娘,可准备妥当?我们何时起程?”秦渊恭敬施礼,文质彬彬地问道。
宋晴柔白玉一般细腻光润的脸颊,轻红霎时绽成绯红,一张精致玲珑的小脸,开的似八月红莲。
“我们现在便去,不用做准备,佛门讲求净、空,我们只带着香火钱便足够。”宋晴柔带了两名丫鬟,跟随着秦渊、沈鸿出了门。
宋晴柔和丫鬟上了马车,秦渊骑了乌骏,跟沈鸿一左一右,严密地保护着。
不出一个时辰,马车停在了白马寺外。
白马寺威严雄壮,古色古香,经过长年累月的修缮,兼具了古典和时代气息。寺院四面是重重高大参天的枯树,枝杈交错参差,如一条条遒劲的苍龙。
庙门在隆冬肃杀中傲然挺立,内中分几进院落,红瓦高墙,气势磅礴,随处可见佛文和佛像、佛画。
早在一里之外,一行人便听到了阵阵钟磬之音,到得庙外,又是喧杂人声和片片梵唱入耳。
庙内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鱼龙混杂,既有乞丐、贫儿,又有达官显贵,富贾乡绅,形成一条长长的人潮,从庙门直到大雄宝殿,浩荡不绝。庙外的树林中,停放着数百辆马车,拴着五六百匹马。
原本白马寺香火就极鼎盛,天灾一来,战事一过,百姓就更乐于到此祈福上苍,祝愿佛祖佑天时,风调雨顺,庇贫寒,人人显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