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德殿外,各国使者陆续来到,高丽王子右手臂还绑着夹板,看向杨德的目光充满着怨恨。杨德敝敝嘴睬都不睬他,只和一边鸿胪寺的人交谈。
少顷崇德殿内皇帝就坐后就开始朝见,里面伺者大喊进见,杨德进殿,只见徽宗头戴通天冠、身服绛纱袍在正中高位就坐,两旁是五品以上勋贵、王公大臣站立。
杨德先深深弯要一拜“东海华盟国总统杨德杨崇华拜见中原大宋皇帝陛下,祝大宋皇帝陛下身体安康、万寿无疆。”
起身又再深深弯要一拜:“东海华盟国总统杨德代表鄙国先祖们拜见大宋皇帝陛下,这是鄙国每一代祖先们的心念,今日终于得以实现。”
再起身,再拜道:“感谢大宋皇帝陛下将中原治理得国泰民安,繁华兴盛,这是从国破民凋中逃出的鄙国先祖们的盼望,这次在下回去也可告慰先祖:现在的中原在大宋皇帝陛下的治理下比先祖描述的盛世还要是盛世。”
上面的徽宗本来对杨德不跪有点不喜,后来却是越听越高兴,外人的奉承总比自家人的更动听,更是挠到痒处。“免礼,免礼,华盟总统你辛苦了。”然后就很是和蔼地询问几下华盟的情况,杨德也一一按稿作答,最后徽宗就示意内侍宣旨。
杨德虽对旨意听得云里雾里,但关键的还是听明白了,杨德被封为东海王,赐冠服、金腰带,银器千两,各种工匠200户,赐琉球岛给华盟。杨德大为高兴,来宋的目标基本实现,赶紧再拜谢,然后退出。
晚上赐宴,杨德、高丽王子等在长春殿,其他人则在西朵殿。长春殿内上有徽宗,下有勋贵、王公大臣作陪,旁有乐人奏乐,中间有宫伎舞蹈,席中人们纷纷向杨德祝贺,杨德一
一回礼。
对杨德很有好感的徽宗赵佶要求杨德过了元宵再走,看看大宋正旦、元宵的盛况。杨德心想自己早回去也是冰天雪地的什么也干不了,就一口答应。
可一旁高丽王子见徽宗很是善待杨德,更是气愤异常,就开口鄙视杨德这种遗民小国,“要说你们华盟的人确实是应该留下来多看看,能看到大宋正旦、元宵的盛况是你们这些小国小民修来的福气。”
他见杨德没理他,又说:“节日中可是有不少比赛的,要不我高丽和你华盟也来比试几场?你们也久在海外,诗词歌赋就不比了,那是欺负你们,我们就来比赛马、蹴鞠、歌舞三项怎么样?”
他是吃定了杨德,不知华盟底细的他怕在诗词歌赋上输给杨德,但在赛马、蹴鞠、歌舞上他笃定华盟这种岛国是不行的:“岛上有马吗?蹴鞠可能都没见过;歌舞,没见华盟使团都是大老爷们吗?”
高丽王子是得意洋洋的看着杨德,想看杨德出丑。却不知杨德也在偷笑:在辽东出身的人会怕赛马?蹴鞠不就是足球吗?在岛上时,那帮士兵除了训练没别的活动,杨德怕他们精神出问题,就教他们踢足球了;而且大老爷们也是可以表演歌舞的,反而在诗词上就一个阎先生会一点点,倒真会输。
因此杨德淡淡的说:“要比也不是不可以,但没彩头总是没意思,就算了吧。”
高丽王子一听以为杨德是怕输,在推托,就赶紧说:“要有彩头也行,就由你说是什么彩头。”
杨德假作迟疑了一会然后带点故作镇定的样子说:“那就定100万贯吧,贵王子你要没这么多钱就把耽罗岛作价压上也可。”
高丽王子还真没那么多钱,但他一直以为杨德是想吓住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杨德,还提出双方立下字据。在一边看热闹的徽宗弟弟晋王可最喜好这类事了,见双方谈定就马上嚷嚷提出要做中人,叫人写好字据,然后三人分别签字。杨德签字时的那个勉为其难劲使得所有人都认为杨德要输,可杨德内心却一直在偷笑。
杨德一路开心地回到住所,院里的一帮人聚在一起也在开心不已,原来今天在相国寺的售卖也很顺利,虽然限定了每人购买数量,但剩下的十数万件物品已全部一销而空,又得了一百五十多万贯。据薛良讲,当时那个场面是人挤人都无法卖了,后来没法子,相国寺只得让他们分了好几个地方销售才好一点。
杨德也把朝见等情况说了一下,当薛良他们听到杨德被大宋封了个东海王,是又惊又喜,薛良很兴奋的说“这么说如果我们搬到琉球去,那少爷不就可以安心地做东海王了?”杨洪等人都点着头看向杨德。
杨德马上制止他们的这种想法说:“现在就这么过来,就凭我们现在几百人?万一将来被大宋拆穿了“华盟”是空的以后我们怎么办?”
杨德可不想放弃辽东的资源优势,“我们今后仍要在辽东那发展,琉球这边还是以后再说。现在人口才是最关键的,所以今后我们的目标就是继续要多赚钱、多积攒人口。”
人们都以为杨德的最终目标是将来能坐实东海王,所以对杨德提出的赚钱、攒人口计划纷纷赞同。
杨德眼见大伙思想统一就站起身“我要回房休息了。”
大伙也都站起,“少爷……”杨洪刚开口就被薛良拦住了。
“还有事吗?”杨德疑惑的问。
“没,没事了,少爷您就早点休息吧。”薛良笑嘻嘻的道。
杨德转头看看其他人,也都一脸神秘笑容“少爷您就早点休息吧。”
“搞什么嘛?”杨德带着不解回房了,打开门一看,发现一个女子抱着个琴正坐在里面。
“呃,杨康”杨德回头叫杨康,这才发现今天杨康这小子也没跟在身后,杨康每晚可是要等杨德睡下才离开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