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有没有失落感,可能只有王蒙自己知道。但杨德把他拉来,倒真有那么一点安慰他的意思。
杨德对这位前CEO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后来地盘越来越大、民口越来越多、杨德的精力大多在战事上的时候,国内却没有什么混乱现象,让杨德能安安稳稳的去获取一个个新果实。
在政务上杨德固然是给了框架、方向和点子,但要去具体实施、要把后时代的理念和这古时代的实际相结合起来,这要换杨德自己去做估计多半会是一团糟。
毕竟口号并不能当饭吃,划时代的理念虽能搅动一下死水,但真正要大面积启动起来却并不容易。若是没有措施和实惠跟上去,有的死水还是会变成死水;过于激动的死水则会直接就沸腾蒸发掉。
而不古板也不失传统的王蒙就给杨德起了一个很关键的承上启下、中间调和的作用,既能使这潭水活起来却也不至于过于沸腾。所以杨德在内心是很感谢王蒙的,甚至是舍不得王蒙离开这个位置。
不过首相的任期限制是制定在宪法之内的,而宪法是华盟的立国之本,国王的定位就是宪法的绝对守护者,这也是杨家王室的延续之本,因此杨德是绝对不会因个人的好恶去开这个任意改动宪法的恶劣先例。
其实在这一点上所有人包括王蒙都是明白的,只要看那宪法改动的苛刻条件,人们就明白,王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任首相的。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其他人来做首相也并不会比王蒙差,模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人们都是很平静的接受此次换届的事实。
当然,还显年轻的王蒙也不太可能真的就此退休,说是安慰他也好、或者是压榨他的劳动力也好,反正杨德是早就安排好了他的去处,国王顾问兼朝鲜道总督。
国王顾问当然不是正式的行政职务,也不可能再去指手画脚,但不妨碍他提意见和建议。事实上还是国王在作主导的这个时代,有谁能轻视这个国王顾问所说的话?
另外朝鲜道总督这个职务也不在行政机构里面,而且道或者路也是虚设的。杨德为避免出现地方抱团、尾大不掉的情况,规定华盟的中央政府下面只有府(郡),县(州)两级行政单位。在道和路内并没有行政长官和议会等机构,只是有一些为方便地方办事而由中央派出的事务性办事处。
当然总督也不是去管那些下派办事处,那太掉价。实际上总督是国王派出的,代表了国王去管理地方事务,只对国王负责。总督与地方行政的关系就和国王与国务院的关系一样,负有监督和否定的权利,甚至是具有调兵的权利。
这个职务是一直存在的,华盟每新占一个大的地方,在行政进入的同时都有一个临时总督的存在,只是开始时都是军方的人员。如朝鲜道先是杨小山任总督,后来他要去打仗就换成了郭得胜。现在燕京路、西京道等地同样也有军方的总督。
实际上总督更多的作用是震慑地方异动分子,为地方建立行政而保驾护航。在新地上建立行政不太可能是风平浪静,背后总有血腥的存在,拥有兵权的总督就不可或缺。
原则上,等地方完全稳定,政府、议院、法院等机构全部正常运行后,这个总督也就会被收回。而如果是殖民地,那就可能会一直存在。
而朝鲜这么长时间以来,需要流血的事情也差不多了,下面就需要文人总督去出面安抚。另外由于民族的差异,地方行政上的事情推进速度并不快,工作也比较复杂,郭得胜这种武夫对此显然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杨德就决定让王蒙过去总领。
对杨德的安排,王蒙倒也欣然同意,能给杨德出出主意是他很乐意的一件事,对他来说这只是少了一
个权罢了,他并不是个贪权的人,只要能继续为华盟发展出谋划策就很满意了,何况还有朝鲜的这一档事,朝鲜那边毕竟有几百万人口,能把他们尽快彻底的融入到华盟内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活。
所以现在刘仲和是看不出王蒙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
不论是有意还是巧合,目前代表了华盟最高层次的三人就聚在了一起。在浅杯小饮的同时华盟下阶段的政府架构、人事安排、工作重点等等,一个个就定了下来。
新一届政府中包括的部门有:内政部;财政部;国防部;外交部;工商产业和技术部;农、林、渔业和食品部;教育部;文化和体育部;卫生和环境部;劳工部;城镇和房屋建设部;交通和运输部;邮政部;矿业和土地资源部;司法部。
另外还有一些独立机构如国家统计局、国家调查局、国家货币管理局、国家口岸管理局、宗教事务管理局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