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开始时是很兴奋的,他点了十五万大军就快速的向兴庆府进发,可等他来到了兴州城,内心已是充满了懊悔。
整个兴庆府竟然本就是一片空虚,华盟军也就二万多军队就轻松的拿下了这个地方,而他有二十多万军却是裹足不前,“运乎?命乎?”童贯只能仰天长叹。
可事已至此,有些事情却是不能再说,多说抱怨的话不光是要和华盟军生嫌还会给自己这天上掉下来的功劳抹黑。
其实童贯的战报已打好草稿,就是两军合作拿下了西夏国都,然后就是一家一半。至于城池是不是也能一家一半这就不干他的事情。
不过童贯看着这个年轻的二将军还是有点幽怨,“杨将军,你这是赚洒家来帮你看家啊。”
杨二看着幽怨的童贯倒是心知肚明。
西夏复杂的各族势力并不适合长驱直入,弄不好就有被切断后路的可能。他若不是抓获了李良辅就不会知道兴庆府的空虚,更不会冒然前来攻打。而且华盟这次的主题也不是要取多少城池,此地华盟还没精力来开发,现在丢给宋国管也没什么关系。杨二之所以急冲冲的赶来只是他的习惯而已,他是奔着抢在宋军前搜刮战利品给杨德攒军费而来的。
因此杨二就笑嘻嘻的说:“童相你也不能这么说,在李乾顺的十万大军被消灭前和西夏国彻底覆灭以前这城池还不能就说是你家、我家的,我们可还需要继续合作下去啊。”
童贯点点头,“杨将军说得在理,倒是洒家小气了,不过既然这样,你取我守,一家一半,那整个兴庆府是不是都这么办理啊?”童贯笑眯眯的说道。
杨二在心里开始翻白眼了,“那么多的州县帮你攻下来你怎么不说还一半给我家。”
但以前确实是没这样的情况,都是该谁的就有谁负责去守。而现在兴庆府也本不需要宋军来守,只是这边的百姓需要有人来解决困难。
“行,就按童相的要求,兴庆府都一家一半,南面的顺、静州归宋,北面的怀、定州归华盟,兴州是一家一半,你们就拿南半城,这北面的废墟就我接收了。”杨二非常大度的说。
“噢,那洒家就愧领了,不过这兴州城这个样子……要不你我就以东、西分吧。”童贯好意的说道。
“不用,不用,就南北就行。”杨二连忙说道,城内百姓现在可都集中在南半城,杨二已挤不出余粮了。再说被毁的皇宫就在正北,那堆废墟内说不定还能挖点宝贝出来,杨二怎么可能把它分掉。
最后两人就又签了个协议,就按上述把兴庆府地区作了个划分。童贯的代价是在战争结束前守住这个地区,对此童贯是满口答应,守城还是有把握的。
童贯又回复到了意气风发,不管是华盟好说话也好,还是因他有更多的军队而使华盟让步也好,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能为宋国争取来半个兴庆府,那他的功劳就是实打实的了,谁也提不出疑问、说不出半个不字。
而已经搜刮过一次的杨二也没什么不高兴,地终将是华盟的,民让宋国先养着,没什么可遗憾的。
最后杨二就留下了五千人驻扎在兴州北城废墟上,然后就带了近二万骑兵向北迅速离开了。而等他离开后,童贯才发现整个兴庆府地区现在严重缺粮,而作为接手了兴庆府地区所有防务的童贯却也丢不开这个责任,否则他要被言官们噴死。
“上当了啊。”童贯有点嘘唏,不过这对他童公公却没有什么损失,他只要一纸飞报就可以了。
拿下了一国国都,对农垦文明的国度来说,这个国家也差不多快灭了,可对这些游牧民族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童贯对兴庆府地区的防务还是很上心的,而兴州城内残留的一些蕃汉文官也在童贯那儿终于找到了出路,给了童贯不小的帮助。
童公公算是终于得偿所愿,但另一位公公谭稹却陷在了横山地区的泥沼中并持续了一段时间而错失良机。
作为赵佶的哼哈二将之一,谭稹的运气确实要差童公公不少。童公公已得到了想要的,可谭稹却为自己前期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谭稹的出工不出力使他既没能及早和华盟军碰头,没及早整理好地方的各势力也造成了后来的被动;而他生出了不在自己范围内的争功之心最后却也使他丢了几万兵而实力大损。所以当嵬名忠的几万军队一过来,形势一下就使谭稹军变得岌岌可危。
那些和宋军僵持的地方势力见到西夏军终于过来后顿时腰杆又硬了起来,不再是死守一地,而是开始出动出击。东一榔头西一锤,直弄得谭稹军顾头顾不了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