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和方向定了,但最后的结果要符合目标也不是容易的。
人们都不是傻瓜,武力、谋划、各种阴谋阳谋都缺一不可。新合成组建的总指挥部开始高速的运转起来,而杨德把这次的总计划命名为“光明之山”计划,但为何用这个名字,杨德却不解释。
可没过多少天,杨德就有点烦躁起来,也许是没得到滋润,也许是天气太热,可在杨德心里确实是在为战争烦躁。
华盟的武力是强悍,但目前来说就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马军。南方训练的都是丛林或山地军,没有配备成建制的骑兵。而现在要调骑兵来,光气候的适应就是个大问题。
这倒不是说因此华盟军就没有战斗力了,并非如此,华盟军的步兵同样是可以打天下,何况印度的南方也同样是步兵为主,只是将来华盟军推进的速度会变慢。
其实就算慢点也没关系,一年不行可以两年,但现在的商情却需要去快刀斩乱麻迅速把印度平静下来。
马来半岛上华盟新开辟的麻六甲海峡西口第一站槟城目前已停泊了不少碰壁回来的和闻讯未继续向前走的商船。
虽然其中有不少是华盟几大商会的商船,得到指令的他们同时也在稳定着人心,但这种把身家都压在一船货上的商人来说,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若是贷款来从商的,那耽搁一天就要多一天的利息,因此跳脚的人很多。
而且注辇国限制和驱逐华盟商人的消息也已经被随船传回去,也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影响。
这都需要华盟去快速的平定局面,可注辇国却迟迟不来显得非常的低效率。
“不要等注辇国来了,我们直接打上门去。”杨德有点不耐烦的说道。
“可他们不来我们没有开战的理由。”阎先生说道。
“有了,他们驱逐我商人就是很严重的挑战。我们还要把这一点广而告之。”杨德甩了甩手道。
注辇国也许真是从中南国家中打听到了什么,知道华盟对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视,他们没有直接伤害到华盟商人,只是驱逐。他们可能也是不想和华盟有太大的冲突。这也和华盟没有明确宣布三佛齐是华盟的保护国有关,虽然内心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面上还保留一点余地。
也许注辇国是认为这样算是对华盟仁至义尽了,可杨德显然是不想领他们的情。
停留在人们视线外爪哇海域泗水港那边的印度洋舰队也已亮相了,他们已集中到了椰城这边。随着启动的命令下达,椰城这边也有五千陆战军队开始登上战船和运输船。
而另有上万的三佛齐土人也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要不是船只限制,想攻到印度去的三佛齐人还有不少。不过在计划中船队过去后还会回来装人,那些岛屿上的战士和被他们征服的土人,要尽量运走。杨德是宁愿让岛荒着也不想要太多的人口,让他们到印度去接受再教育是最好的办法。
“阎先生、杨小山,你们照顾好王妃们。”杨德留下了这句话也登上“黄河号”走了,阎先生都来不及出言阻止。
那些王妃们带着孩子跟着小女王去视察和慰问各个定居点了,来信说还要去见识一下科莫多龙毒巨蜥,也不知她们是哪儿来的胆量。不过她们身边的护卫力量也足够强,杨德倒不用为她们太担心。但她们这种超前的旅游行为使他很无语,于是他就干脆也到印度去“旅游”了。
等舰队在新山和槟城汇合等在那儿的部分南海舰队的船只后,进入印度洋的船只有好几百条了。
战舰有包括三艘一级、六艘二级在内的共四十二艘战列舰,还有三十艘巡航舰,他们分成了三个战斗分队。而所带的各种辅助、运兵、运物资的船也有近百条,再加临时招募的商船和三佛齐的大小船只黑压压的一大片。
而参战人员有海军的各种人员近两万,陆地军队一万五千人(马来岛驻军中抽了一万人),三佛齐杂兵一万五千人。
三个战斗分舰队一前两左右裹着所有船只在乘风破浪前进,此时的季节风带点东风倒有利于船只的向西直线快速行进,不过接下来进入夏季,这边又要变为西南风,估计注辇国就是在等季节风。
而在此时,早先坐快船过去的联络人员却已来到了目的地。他们是分几个小组分别进行,最早到达的就是细兰国。
接见华盟使者的是他们的王位第一继承人拉摩巴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