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盟军本就有两套方案,一为直接在海上灭了注辇国的船队,一战而定。另一个就是以细兰岛为诱饵,诱使注辇国来争夺细兰岛。
这两套方案都是针对华盟军人数不多,很难在陆地上去有效消灭注辇国军队而制订的。
如果华盟军直接上岸,那肯定是要直扑注辇国都城,大战也肯定会有,但真正能消灭他们多少的军队却是很难把握,一旦灭不了他们的军队到时就算是灭了注辇国也会有很多复杂因素。而只有把注辇国军队直接打废、尽量的消灭,以后扶持的国家才会迅速安定下来,他们也会更安分守己。
现在如果注辇国准备出征的军队是各国杂兵,那海上的拦截就意义不大,因为这些杂兵就算是放过他们,他们也组合不成一个势力。
所以现在就要用以细兰岛为诱饵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他们军队过来后就逃不了。而一旦华盟军来到了细兰岛的消息传出去,那就不怕他注辇国自己的主力军队不出动。
只是这个方案却是不必和僧伽罗人细说了,拿他们的地盘做战场对他们总会有所损伤,他们不知也罢。
华盟军动了,而且还是非常高调和迅速的动了。
一篇洋洋洒洒以汉文和多种印度文字写成的向注辇国宣战的文书被拿了出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是华盟那些刚学了印度文字的商人们写的,语句可能还不是很通顺,不过意思是有了,至少拉摩巴王子是读懂了僧伽罗文和塔米尔文的内容。
宣战书上华盟是在为自己的商人被驱逐、为华盟贸易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战,拉摩巴王子读了几遍没发现有其他理由后就有点汗颜。还好自己僧伽罗人因佛教的关系并不歧视商人,平时对各地商人也还算友好。
随着开战的命令下达,二千华盟军外加五千三佛齐仆从军,带上装了很多重物的上百辆大车就跟着拉摩巴王子去汇合僧伽罗军队。
而其余的华盟军只留下少量看营的其他人都登上了船,扬帆前往北方。
拉摩巴王子虽然有点可惜没能和华盟军主力在一起,但华盟军能如此迅捷的出发却也使他感到欣慰。
“真是训练有素啊!”拉摩巴王子对华盟军军队能够令行即止、令出即动的素质有点感叹,不过他对乱哄哄的三佛齐士兵们人人背个空袋子的行为却是不解。
海上行走的华盟军首先去拿下了科迪亚湾北的亭可马里港。亭可马里这边是个农、渔、猎各种资源比较丰富的天然良港,是塔米尔人的集中居住地之一,因此塔米尔人在这边建有城池,也有神庙。
但他们防备僧伽罗人进攻的城池显现无法阻挡华盟军的进攻,华盟军用几艘战船就轻易扣开了海边城池的大门,然后几千三佛齐人就像蝗虫一样冲进了城内,等最后华盟军进去维持秩序的时候,城内已被洗劫一空。
城内没来得及逃走的塔米尔人看到另一个人种的军队驱赶走那些和他们长得差不多黑的强盗后,在庆幸的同时却发现家里的金银珠宝已没了。
这些强盗太专业了,连他们身上的佩戴也不放过,还好他们杀人不多,对女人也是最多摸两把,脱裤子却是没那个工夫。
塔米尔人现在还不知道,几天后等他们安定下来去神庙求保佑时他们还会发现庙内和神像上的各种装饰物也没了,而且神庙中的祭司还在神像前痛哭他们收藏的贡品宝库被搬空了。
印度教的上层种姓很有钱,也喜欢戴金饰银,而神庙内更是都有宝库,是财宝的集中地。
而就整个南印度来说,这边又是被雅利安人驱逐过来的低种姓达罗毗荼人偏安一方的地方,是北方雅利安人不愿意多接触的地方。因此这边虽然也有争斗却是还没被外人掠夺过,在伊斯兰教来到之前也很少有大规模破坏性的战争,特别是对神庙,有的国都和神庙甚至保持有上千年的原貌。所以可想而知,那些有千年历史的神庙会积攒多少的金银宝物。
杨德一点也不介意利用战争这个有利时机来清理一遍,而这些同样黑黑的三佛齐人就是最好的枪手和搬运工,这些分不太清这教那教又不是太坚定信教的人也很乐意来做这个老本行。
这样的故事以后就一直在上演,华盟军利用船只的快速运输,席卷了细兰岛的北部,而不算太多守军的贾夫纳王城也同样没能逃脱厄运。
当有点战战兢兢的拉摩巴王子来到贾夫纳城时,杨德已在王宫内看了好几天的库奇菩堤舞蹈,这种发源于克里希纳河畔的优美舞蹈也是南印度的精萃。
印度的歌舞是源远流长,有在神庙内献舞和庆典时用的大型歌舞剧,也有民间的抒情舞蹈,更有专供王公贵族茶余饭后消遣的艳情舞。印度舞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眼神、表情、各种手势肢体姿势变化万千丰富多彩。
既然来了也就不容错过,杨德这几天没事时就要欣赏一下。难得的是贾夫纳王宫中有些舞女是雅利安血统的僧伽罗人还有是僧伽罗人与塔米尔人混血统的人,这些人还比较符合杨德的审美观。
“将,将军,请问下面鄙国该怎么办?”拉摩巴王子再次见杨德的时候不自觉的矮了半身,再也不敢摆自己是王子的身份。
华盟军分队和他们主力军汇合的时候就提出要他们别带战象。可这怎么行,战象就像是后世的坦克,那是必不可少的强力军种,他们为此还从遥远的蒲甘进了不少。
他们不听华盟军也没办法,不过要他们把战象离华盟军远点,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而最后的事实证明华盟军没有瞎说,一开战,对方塔米尔的战象军就崩溃了,火光和巨大声响使往日的最强战力成了自己人的噩梦,受惊发狂的战象只往自己后方的战队中乱窜乱踏,就算远了一点的僧伽罗战象也差点就此造成大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