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消失了,而华盟多了一个瀛洲道。
不过在华盟人或者宋人心目中倭国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们的概念中倭国就是个乱七八糟很可笑的小国。在华盟日报的长期灌输下,他们都认为华盟去取缔这个不成体统的小国度是应该的,而华盟日报报道的华盟军得到了倭人的欢迎和拥护也是理所当然,至于华盟军能轻松的灭了倭皇及其政权更是和喝白开水一样简单。
甚至是那些早期被运来的从“牛一”到“马万”们在获知老家已成了华盟的一个道后反而是把腰杆挺直了一点。这些被迷迷糊糊弄到华盟来的人倒没受到预想中的欺辱,反而是得了个姓氏,见识到了一个繁华的世界。不过一直以来周围华盟人或取笑或同情的表情一直使他们疑惑不解,等慢慢能懂一些汉话后就抬不起头来了。
汉人要面子,其实倭人同样非常在乎面子。原来自己认为是正常的事情在这些过着神人般日子的华盟人嘴里却是很可笑很可耻的事情,他们不会怀疑华盟人不对,只会感到自己无知和在内心产生羞耻感。现在天皇这个乱伦家族终于消失了他们只有一种解脱感。
天皇家族是消失了,他们和一些近臣是集体**而死。对这个事情华盟日报是一笔带过,也很少有人想要去探个究竟、问个原因、过程,国不重要,那个所谓的天皇也就更不重要了。
如果以后要探寻史料,那这个就是唯一的事实,不可能再有其它的说法。而所有的幸存者及华盟士兵包括仆从军也都是一口咬定他们是**而死。
被围在平安京的所有贵族官员及天皇家族成员除了有少部分武士剖腹外,其他人最后都落在了华盟军手里。
逃到平安京中的人很多,但他们没有正规的军队,单凭一些武士栋梁及武士、忍者刺客怎么可能挡得住华盟的军队,没几下他们就哭哭啼啼的投降了。不过华盟军并没有对他们粗暴,而是在甄别了身份后按原先声明的处置方法准备把他们送出本土。
华盟军军队虽然威武严肃,但自进入倭国后自始至终也没有表现过穷凶极恶的形象。这一点倭民们很清楚,而被选来工作的倭仆们也把这个情况告知了这些贵族,因此他们在被解往海边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抗拒和害怕,只是伤心。但问题就出在他们登船前的一刻。
当他们来到海边伊势国的时候天色将晚,华盟军就出于好心决定让他们再停留一晚,而他们停宿的地方就是伊势神宫。伊势神宫是神道教最重要、武士们最崇敬的神社,供奉着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后来更是成为神道顶点之神社、全国神社之本宗。不过在这个时代由于佛教的强势伊势神宫和皇室之间的联系已平常,皇室连内亲王充任的斋王也不再派来,更不要说天皇来参奉了。
不过华盟军的这个决定使法皇以下所有的皇室人员及所有他们血统的人和贵族们万分感谢。他们将要被送走,此时他们就想起了天照大神,在走之前能对天照大神诉诉委屈、请求垂怜和保佑是巴不得的好事。
华盟军为照顾他们的感情,在清场检查了一边后就没再进入宫内,只是在外围建了个警戒线,甚至那些倭人仆从军和服务人员也没进去,任凭这些要被送走的人在内活动。
但当晚变故就发生了,半夜神宫内就到处冒火,宫内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又正值冬季天干物燥的一下就席卷了整个神宫。一场大火最后能在火中逃生的贵族寥寥无几,逃出来的人也是奄奄一息,也就一些地位较低没能住进屋内的下人、侍女们有惊无险逃了出来,而天照大神的子孙们因想和祖先多亲近一点而全军覆没。
没人能说得清这火是怎么起来的,就是逃出来的人也不清楚,而守在外面的人则更不知道。见到的人都说是宫内很多地方差不多同时起火,而且是一下就火势汹涌四处扑开,连救火的机会也没有。
最后华盟军官方的说法是宫内的人想不开有组织的自己放火**了。火都是在宫内开始烧起的,而且是很多地方差不多同时起火,这是有很多人在点火,但宫内除了他们那些人没有外人进去,这点逃出来的人和守在外面的倭人都可以证明。
不过这火为何出奇的大,华盟军则没解释。
因此在私下里迷信点的人则说是天照大神的神罚,至于为何要烧他的这些子孙则是因为这些子孙违逆了他,或者说是天照大神已抛弃了他们。
当然也会有阴谋论者嘀咕是不是华盟军放的火,但有无数的人证明外面根本没人进去,这晚的月亮可是明亮着呢,而且外面的煹火也照得清清楚楚,一两个人进去放火或者还有可能,但要好几十个人进去就不可能不被发现。就是逃出来的人也一口咬定没有人进出,里面也没多出尸体来。再说按华盟军对待倭人的态度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连可能也没有。
就是杨康也在内心嘀咕杨德为何要下令终结他们。这个时代谁也不会对倭人有特别的仇恨,大概也就杨德有了。但正因为杨德有,所以也就有了这个结果。倭国政权不管怎么变来变去,或明或暗把持着最高权利的永远是那些血统的人,其他人都是被他们牵着的狗,所以他们必须为子孙后代负责、必须要消失,这是杨德早有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