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憋闷的感觉,让楚羽现在就想要找人大杀一场,其自己也实在不知道心中为何会是如此情况。
卫仲道见蔡文姬哭着离席而去,正欲要前去追赶相劝,却被蔡邕叫道,“卫贤侄,你且不必追赶,只有让文姬自己想明白,才有用处,否则就算你再怎么说,其也是不会应允的。待到回去后,我再行劝行一二,看看是否有用。哎!这都是被我将其从小宠惯所致啊。”
说完,连连叹息数声。
府内众人皆是各自议论纷纷。楚羽此时心中愤愤不已:既然蔡文姬小姐都不肯嫁给那卫仲道,本来此事我等还有余地,却不曾想你这做父亲的为了自己的;脸面,可以将自己的女儿硬生生的推进火坑,你要不是当朝大儒,我早就将你骂的体无完肤,甚至是当着众人之面将你暴揍一顿了。
楚羽心中的愤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来得,反正心中就是升起一股无名怒火。可能是见到蔡文姬落泪之时脸上的伤心表情,竟然顺带着把那蔡邕亦是给憎恨上了。
卫仲道见此,随即心中大定。随后说道,“伯父,既然您已经应允了我等婚事,那小侄即可书信家父,选定吉日前来迎娶文姬妹妹。”
蔡邕个老书呆子当即说道,“老夫既然答应于你,就定会亲自前去规劝小女,贤侄选好良辰时日,可先于老夫知晓,到时再做定夺。”
卫仲道听了蔡邕这一番话,自下自是大喜过望。随后便继续回至酒宴中,连续豪饮数杯之多,想来是能够迎娶到如此美丽,且甚富才学的女子为妻,其心中甚是兴奋!
一旁董卓心中暗想道:这卫仲道还真是好福气啊,果然年轻就是本钱,老夫要是年青个十余岁,恐怕也会。。。
原来这董卓对蔡文姬也是有些不轨之心,要不是蔡文姬之父是当朝大儒,在士林之中甚有威名,恐怕其早就已经对蔡文姬下手了。故而当下见到蔡邕答应了卫仲道的婚事,心中亦是微微叹息了一声。
也不想想就算凭着现在其这副长相,就算是时光倒流,让其年轻了十余岁,恐怕蔡文姬就算是瞎了眼,也是不会看上他的。
如此一来,董卓这场原本应该是诸多少年才俊进行诗词歌赋,谈古论今的集会,就因为长安城中之第一才女蔡文姬,要许配给河东卫家之卫仲道为妻的事情给彻底搅黄了。原本此处诸多的少年才俊皆是奔着才女蔡文姬而来,今尘埃落定,名花即将有主,就算那蔡文姬再怎么不愿嫁给卫仲道,但是其父蔡邕当着众人之口,亲自许诺了这件事,除非是当朝大儒蔡邕摄取那张老脸不要,否则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再也不可能有什么回转的余地。
故而一场酒宴被搞得冷场一时,连召集众人的丞相董卓亦是甚感无趣,更加不要说那些在座的其余人等了。不过凡事也不能说全部,在座还是有高兴之人的,那自是那即将可以抱得美人归的卫仲道。此时其已经喝得满脸通红,其心中之高兴自是不必多提。
周围有些对蔡文姬多有倾慕之人,看着那正在兴奋的饮酒不止的卫仲道,均是暗自嫉妒于其,恨不得他就这么一直喝,最好是饮酒过多而喝死!
少时,便已经临近中午。此时屋外的太阳之光正是一天中最猛烈之时,在这冬日之中,也就只有此时的暖阳能够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之感。
楚羽此时心念不畅,当即起身对董卓说道,“丞相,吾不甚酒力,想要先行回去休息一二,望丞相恩准。”
董卓见此,且其心中此时亦是有所烦闷,当下便就借着楚羽请辞之时。言语道,“今日酒宴也举行了有段时间,今时日已经不早,诸位也就散了吧。”
府内在座诸人,原本就已经是坐不住了。但是都惧怕董卓之威,故而敢轻易请辞之人甚少,今听到董卓言说诸人可以解散回去。当下哪个还按耐得住,均是纷纷失礼告辞。
好好的一场酒宴,被搞得不欢而散。此恐怕也是董卓所想不到的。
楚羽回至住所内,正好许褚,陈宫二人听闻后回转。
二人先是向楚羽复命,言称城外三千军士皆已经按照主公吩咐,赏赐其等酒食,其等皆感主公之恩。且军中无甚异常,均有校尉等看管照顾,粮草董卓亦是多有供给,并无缺失。
楚羽听后,点头示意已经知晓。
随后坐下低头不语。神色间似有不悦。
陈宫喊道,“主公。。。”但是见楚羽无甚反应。于是其又接着喊了一声,而楚羽却依旧不做理会。
陈宫何等机灵,观楚羽如此摸样,就知道其心中定有什么事情烦闷思虑,自从其跟着楚羽以来,可是还从未见到过楚羽如此一面。当下好奇之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