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有,六国余孽,嬴政在阳城活动,但凡举告嬴政线索者,赏五十金,活捉、斩杀嬴政者,赏十二爵,封彻侯,万金,其余人等,皆按照官职赏赐。”
开皇八年秋。
阳城,城门处高台上。
年轻的法曹正在读着最新的通缉令。
法曹读完之后收好通缉令,指了一旁的画像道。
“这是画像,各位法文吏都领一些,散布乡里,务必让贼首嬴政以及其党羽,捉拿归案,献于君前,你等今天务必将这些通知各亭所。”
说着又让人将画像递给了在场的法文吏。
陈安也接到几十份画像。
当先一张画像是一名青年男子。
男子弱冠有余,眉宇之间尽显无尽霸气,让人就是对着画像也心生仰慕。
陈安扫了一眼画像,这就是纵横天下的天下第一号反贼秦王嬴政。
嬴政是最后一任秦王,雄俊天下的豪杰人物,武道修为近乎天下无敌,只是比昔年的血魔武圣白起稍弱,理想道修为也到了人界巅峰。
当世第一反贼,天字通缉令上的第一号人物。
通缉他,你怕是不知死活吧。
陈安暗自腹诽,面上毫无表情。
“所有人,下面这份告书,都要认真听,不得怠慢。”
法曹神色郑重。
“这份告书是圣皇亲自写的,都要牢记在心。”
听着法曹语气,这怕是有大事发生,陈安心中一凛神色郑重。
今天法曹亲自前来宣读告书本就是非同寻常的举动,还召集了乡中三老,告书的内容肯定不寻常。
法曹看看众人,开始宣读起来。
“孤始举平陆大夫,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所赖者武王之重也,恐为国内人之所见凡愚,而污武王之德。”
“当是时,齐为天下强国之首,为六国所忌,武王欲王天下,六国伐我,济西一战,六十万齐军覆灭,二百年齐室,一朝国破,武王亦被楚人所杀,为天下笑者,齐人之大恨也。”
“幸赖,天命在齐,孤得鲁仲连子,王孙贾,荀况,公仲望等贤才之助,又有将军达子舍生忘死,斩杀乐毅,破灭燕军,得以重建宗庙,孤为田氏宗亲,群贤不弃,举为齐王,当世时,孤不敢弃宗庙而自得名,故孤不辞也。”
“孤初为齐王,六国逼迫,民生凋敝,战战栗栗,夜不能寐,恐不能复武王之仇,不能复宗庙被毁之仇。孤忍辱负重,结六国之好,而后变法改革,十年之功,方复昔日临淄之盛况。”
“而后三十年天下乱战,十二年灭燕,二十年灭赵,二十五年灭韩,二十九年灭魏,三十六年灭秦,四十年灭楚。至此,天下归齐。”
“孤奋五世之余烈,继威王,宣王,武王之志,四十年征伐天下,六王毕,四海一,统中央之国,为天下圣皇,千秋万代,再无战国征伐。”
“开皇元年,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开皇二年,北驱匈奴,筑长城千里,开皇三年,十万将士南击百越之地。”
“朕之功,古今谁能比肩?”
法曹读到这略一停顿。
陈安奋笔疾书,同时品味着其中的话语。
平心而论这一段话,并无文采可言,只是圣皇自己对平生经历的总结。
圣皇出身商贾,本就不是文采卓越之人,而是一刀一枪马上得的天下霸主,他对文采也不在意。
台下的人也都是侧耳倾听,也是颇为疑惑。
他们都不明白,法曹一早就召集他们来读的这份告书是什么意思。
法曹继续读。
“然开皇四年起,朕六伐无上天,皆无功而返,死伤百万,天下缟素,民生凋敝,朕之过也。”
“朕本布衣,素知黔首之难,闻民生之苦,五内俱焚。朕起义兵,复国仇,伐无道,平生所愿,天下大安,然却行若桀纣,孤心何忍。”
“孤开创大齐基业,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罪当朕躬。”
“而今之后,朕不再兴兵伐无上天,从此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明岁春,传位太子,朕为太上皇,不问政事,特此昭告天下。”
当法曹读完,门乡中三老,以及一些法吏皆是勃然色变。
这竟然是当今圣皇的罪己诏,以及退位诏书。
陈安混迹在诸人之中,他年岁不大,也知道这份告书的内容之劲爆。
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奋笔记录着其中的内容。
陈安是县里的法文吏,法家的学子。
负责配合法曹将县里的告示和新出的律文记录下来,传至乡间亭所,不能有丝毫错处。
这个职位是大齐开国之后创立的,主要是因为圣皇改革的法令太多,郡县之中的司理太忙了。
此时他的心里却是没有任何的伤悲,反倒是很激动。
不过他的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露。
法曹冷冷地看着众人。
“各位都知道这份告书的内涵,望诸君为圣皇守乡里,不要发生动乱。”
“诺。”
三老和法吏们都齐声大呼。
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之大。
“本曹还有事务,诸位各自散去吧。”
说完法曹就离开了。
陈安见见法曹离开,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将自己书写的告书,守好,又将那些通缉令拿出来看。
都是旧秦的昔日名臣。
王翦、吕不韦、杨端和这些人。
这些人都是旧秦的风云人物,当年圣皇灭秦,都没有收拾干净的强者。
王翦是兵家半圣,吕不韦是杂家天人,杨端和也是兵家天人。
通缉令和圣皇的罪己诏一起发,是什么意思?
陈安揣摩不出其中的内涵,便不再多想。
而法曹离开之后,台下的人也开始炸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