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宫望夷台上。此台在甘泉山的最高处,取北望匈奴之意。他们这次会面完全是个意外,并没有事先约定过。二人尴尬的看着对方,是不是还望着台下壮美的风景。他们二人都知道对方心中所想,但就是不说破,试探性的向对方问道。
“丞相,但有驰道,一日便可抵达九原。”
“足下与老夫同受陛下大恩,万望同心协力。”李斯的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听见赵高如此说,便是想让自己先开口,他知道,自己比他更迫切知道遗诏的内容。
“丞相为大秦鞠躬尽瘁,其实赵高之流所能比的?”赵高诚惶诚恐的说道。
“老夫欲同众大臣,开启遗诏,不知中车府令意下如何?”李斯也顾不得与他寒暄,直接了当的说道。
“依在下愚见,为秦国计,请丞相先行开启遗诏。”现在的他们两人,已经非常的默契,赵高知道,李斯就等他说出这句话。
“这是何意?难道要陷老夫于不义?”
“丞相切莫动怒,听在下一言,陛下驾崩当夜,丞相便能会同大臣开启遗诏。怎奈遗诏是残文断句,骤然拿出,恐生歧义,足见丞相之深谋远虑。目下之局面与当初无异,丞相当先行查看,做到心中有数。”赵高对于察言观色很是在行,他知道,想要做成这件大事,必须让李斯放下包袱,才能心无旁骛。还话音一转,将李斯的小心思说成大义之举。
“你方才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李斯淡淡的点了点头,心中的重负减轻了不少。
“丞相肩负国之重任,当能顶得住悠悠众口,要知道,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既然如此,就依中车府令。”
“丞相英明。”说着便跪下不住的磕头。
听到赵高的回答,李斯的万分欣慰,之前,真是错看了赵高,以他的机敏干练,这小小的中车府令真是屈才。赵高虽然身体残缺,但待人接物,却都是不卑不亢,唯一能让他屈膝的便是始皇帝,而如今,这个人人敬畏的人竟然跪倒在自己的面前。
赵高手持遗诏,若是他真要发出,李斯也奈何不得。若真是这样,李斯必然会公心执法,绝不敢有非分之想。扶苏的为人他也听过一些传言,虽然他未必会重用自己,到哪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给他个闲职安度晚年还是能办到的。毕竟当时在场的不知李斯一人,但是赵高却并未这样做,选择与自己同心协力。此时的李斯,自认为赵高已经选择听命于他。
现在的李斯,只是好奇遗诏的内容,并未有任何非分之想。即便真是最坏的结果,也能提前筹划,给自己争取一个最好的结局。但出人意料的是,赵高早就知道他的来意,三言两语,自己的目的便达到了。以李斯的揣度,赵高之所以不发诏书,足见他心中所图甚大。但现在他请自己打开遗诏,便是要一心一意的依附自己,谋个日后的出路。
现在他对于赵高,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判断,只是一心将他当做自己的同伴,想想也是,若没有自己这个丞相,他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能办成什么大事。想到此处,李斯心中突然冒出了另一个想法,他看向赵高,不知道赵高的心中是不是也这样想。
他们这一次相遇,让彼此心意相通。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结为同盟。不多时,赵高端出一个金匣,
小心翼翼的撕开了盖着皇帝印玺的白帛,用钥匙缓缓的打开。一个木匣映入眼帘。赵高将木匣放在石案上,赵高向着李斯说道:“丞相秉承陛下旨意,安定大局。请启诏。”
李斯也不犹豫,直接上前将匣子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卷血迹斑斑的羊皮纸。展开来看,只见上边写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