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飞奔一处小巷内,见没人追来也就放心了,明朋上气不接下气的问道“明智你抱着这玩意儿干嘛,也不嫌累”。
论轻功明智可是比他俩要强上许多,背着古琴,也不落下风,气息也要比他俩平稳的不是一星半点,云淡风轻的说道“我想给蓉妹妹弹一首曲子”。
明涛好像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严重,说道“我们这样,师父知道了不会责罚我们吗”?明朋大口喘息了,说道“只要你不说,师父就不会知道,或者你撒个谎也行”。
明涛低下头,似乎说谎话对他很难,就像不让明朋看小画本一样难。
明智背着琴,带着他们两个,七拐八绕,来到一间茅草屋前,明朋胳膊搭在明智肩上说道“行啊,师弟,住哪都记得一清二楚”。
以前杨蓉大抵说过她家,明智根据她描述的猜了个大概,也不怕找错,直接推门而入。一进门就看到杨蓉坐在院内,摆弄着筐里的蔬菜,面带忧愁,见到明智他们很吃惊,问道“你们怎么来了,杨天师让你们来的吗”?
明朋想说是偷跑下来的,还没出口,就被明智捂上了嘴,说道“对,是师父让我们来看看杨爷爷”。
杨蓉脑袋微微倾斜回忆了下,说道“可是前几天刚让道怯师兄他们来过啊,还送来了好多银两呢”。
明智尴尬的笑道“师父,主要让我来看看杨爷爷的腿疾”。杨蓉点点头,“嗯”了一声,就向屋里走去,明智把琴放到桌子上,跟着走进屋内。
屋里可以说的上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张桌子,一张床,几个碗,也看不见其他的物品了,就连凳子也只有屋外的一个而已。杨老汉看见明智来了,有些困惑,杨蓉解释了一下,这才放心。
明智看了下腿伤,发现并没有师父说的那么简单,想来是怕自己担心,这才说了并无大碍,明智明白师父的用心,自然不会埋怨他。
杨老汉说道“腿就这样了,治不好了,你回去待我好好谢谢杨天师”。
明智并没有说话,他还是明白世间疾苦的,心里五味杂陈,麻绳专挑细处断,说的一点也没错,杨家本就过的很难,如今唯一支柱也倒下了,日后还能怎么办,只好回去求求师父多接济一下。
转身拉着杨蓉来到屋外,说道“你不是喜欢听琴声吗,我给你弹一曲怎么样”。
杨蓉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弹的并不是道音的明目曲,而是明智自己编的一套曲子,名为《思念》要知道明智仅学了两个月,有这种程度并非常人所能及。
琴声起,优美的旋律响彻整个院子,仿佛为茅草屋添了一件红衣,温暖而阳光。
如果说道音的琴声听了让人伤心,那明智的琴声听了让人怀念,并不是爱情的怀念,而是友情、亲情的怀念,二人沉醉在琴声里,而明朋二人,似乎听不出其中感情,大眼对小眼,蹲在墙角,看着俩人你侬我侬。
琴声落,看到杨蓉还在闭着眼用心感受,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哦,想起件事来,道音师兄听了你对琴声的感悟,想收你为徒,还送你本书,不过我下山急,忘带了,等你上山我拿给你”。
杨蓉问道“是弹琴的那个师兄吗,那以后我是不是也能弹琴了”。明智说道“那当然了,我们还能天天见面呢”。
明智瞥见了旁边的蔬菜,问道“这个菜是要吃的嘛,都快不新鲜了”。
杨蓉收起了笑容,忧愁的说道“这是清晨在地里弄来的,本想拿到集市去卖,后来煎药耽搁了,现在也不新鲜了,估计卖不出好价钱了”。
“怎么会呢,有我这个大忽悠在,烂叶子都能卖出好价钱,我们拿去卖吧”,明智胸有成竹的说道。
说干就干,明智挑着扁担,招呼着明朋二人,牵着杨蓉,出门而去。
宝罗观内,今日早早的谢绝香客,关起门来,道观上下挂着白绫,穿着丧服。
众人围着一间坐南朝北的房间,后山的孙景尧还有独臂之人,也不缺席,全道观唯独少了那三人。
众人在门前下跪,道音跪在最前排,后面是道色和孙景尧,再后边才是杨宗瀚,接着是众位师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