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韩大宝最近来了几位新客户,也就是今天同行的另外四人,都是想要装一辆属于自己的山地车,昨天到货后,连安装带调试,弄了一天,终于勉强算是完成了,还顺带培训了一下简单的基础知识。
今天出来骑行的目的,就是试车,顺便体验一下骑行的乐趣。
韩大宝的想法很简单,卖车不仅是卖铁,还要卖服务,要是人家装了一辆车,一年半载都不骑一次,车浪费了不说,转手卖掉的时候还是九九新,零件都不带磨损的,那他这车店还怎么赚钱。
一锤子买卖必须没有一两个月就换这换那赚的多啊。
所以他不仅要教会客户骑车,还要让他们体验到骑行的乐趣,这样客户自己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没人带着自己也想出去溜几圈。
长此以往,刹车要不要调一下,变速套件要不要升级一下,轮组也有很多选择呢,还有更好看的牙盘和曲柄,怎么能不试试。
至于其他更多的细枝末节,例如涂装、骑行服、头盔水壶打气筒之类的,推销起来不就更加轻而易举了。
当然了,这也不算是套路,仅仅是双赢的销售策略,因为韩大宝固然是赚了客户的钱,客户不也玩的开心嘛,你情我愿的,不算骗。
退一步讲,功利性的社会,人们往往关注的都是怎么赚钱,却很少有人思考怎么花钱,怎么花的值得,怎么花小钱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
关于骑行,韩大宝始终都坚持一点,玩的是心态,虽然他卖的是装备,却不会刻意的去诱导客户多花钱,因为客户一旦发现被骗,往往不愿意来第二次。
客户群体本来就小,再作死就真会死的。
而骑行的快乐,也不是通过堆装备获得的,就跟进藏一样。
可以开小车,可以开摩托车,也可以骑山地车,虽然开小车更舒适,但必然的没有骑山地车的体验来的更真实。
而就算开车,开越野和开五菱宏光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回到骑行装备的问题,普通骑行过程中,3千块的装备和3万块的装备并没有多少明显的优势差。
诚然,一次在车店里消费3万块,韩大宝是能赚的更多,可要是一个从3千块装备玩起的骑友,只要坚持着这个爱好,往后十年的持续消费肯定比这位花3万块的土豪多得多。
而花3万块的土豪,却不少是拿来当摆设,再换车的可能性并不高。
当然了,也不排除土豪是职业大佬,或者是骨灰粉,一辆接一辆的换着玩,但这毕竟是少数。
为什么车子越造越低端,无非是让更多人买的起,骑友基数越大,消费的总体体量就越大,市场也就越大,光靠少量高端玩家,是支撑不住大厂常年的研发投入的。
韩大宝是个有眼光的人,三人组里,玩公路车的自然是大佬,就算是玩山地车的尚山,也不容小觑,这是他想要追上去的另一个原因,这种客户才是高质量客户。
在自行车这个圈子里混了几年的邓奇和欧凯,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不过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态,也很愿意跟韩大宝聊聊天。
毕竟二十世纪末,在国内玩公路车山地车的人真的不多。
韩大宝口才不错,风趣幽默的介绍了自己一行人的情况,又自嘲了生意难做,才问起邓奇三人的来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