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匐在地的百姓看着远去的国王的队伍,纷纷站立,只感觉灯笼裤,长裙里面的两腿发麻,一边揉揉腿,一边敞开了聊:
“这是弄啥呀?这么大阵仗。”
“最近没去茶馆啊?这都不知道,天大的事!”
“啥事啊?王子成婚?公主出嫁?”
“嘿!让你说着了。今天是比武招亲的日子,国王领着群臣去选驸马呢。”
“你这单身汉,去看看不,顺便捞个宫女也行啊。哈哈哈。”
“别说公主万金之躯,就是那梳头宫女也瞧不上俺这样的。高攀不上!”
“你们想多了吧!那是去相亲吗?那是去抢亲。没看皇榜上说是设擂台,进行比武招亲吗?”
“设擂台,比武招亲,谁敢上啊,没见着百济王子和新罗王子在城楼下那场大战。堪称生死对决。”
“谁有那么大的手段?和他们抢女人,自寻死路。”
“依我看啦,最大的看头,不知道是新罗王子技压群雄,还是百济王子更胜一筹。到底花落谁家?”
“我出十枚铜钱,赌扶余风王子获胜。”
“我出二十枚,赌金发敏王子获胜。”
“咱们啦,就等着看好戏吧。”
“走走走,都去都去。这出大戏不能错过!”
黑压压的京城百姓隔着老远,跟随国王的銮驾,朝京城西郊校场走去。
片刻,在军队的簇拥下,宝藏王的队伍声势浩荡地来到京城西郊的军事校场里面。
校场很开阔,方圆几十里无障碍,今日更加敞开了大门。
周边数千军士拿刀持枪,蔚然成林,十分警惕地把守着校场。
宝藏王面前的冕旒,伴随车驾的晃动而晃动。
随着嘎吱一声响,宝藏王的车驾已经来到校场门口。
那时的校场内外,已经人山人海。
高句丽比武招亲的皇榜贴出去以后,引起不少的轰动,今日便是比武招亲的日子,不管是来求亲的,还是来看热闹的,人头攒动,无数看客四面八方,纷涌而至。
宝藏王在车驾上面,抬头朝面前的校场看去。
校场正门处,约两丈高的地方,横着的走廊上,插着高句丽的一面红色帅旗。
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箭楼,箭楼上面的军士严阵以待,观望着外边的一切动静。
正门处,几十将士排兵布阵,守把在校场门口两边,将士外围,摆放着十几处鹿角。
正门处两边的将士跪伏在地,朝着黄色伞盖下的宝藏王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宝藏王并不答话,抬手示意。
果然泉盖苏文不在高句丽的日子,宝藏王威风完了!
车驾进入校场大门,往正北而去。
校场里面,正面空地上是设置好的擂台,四周遍布旌旗,刀枪,栅栏,战鼓,火盆。
不多时,宝藏王的銮驾绕过校场中间的擂台,来到校场正北面上,在一点将台前停留。
那点将台,北面有靠,是一堵木制的墙壁,墙壁上面,嵌有三个巨大的吞面兽。木制的墙上,有大红漆刷成的校场二字。
点将台东西南三面,设有台阶,台阶用黄绸子铺垫着。
点将台上面,正中间,有一金光闪闪,十分耀眼的龙榻,专为高句丽国王宝藏王设置。
龙榻侧面,放有一把油漆椅子,椅子上面铺了柔软的垫子。
点将台侧首下面,台阶前,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身穿火红色冕服的宝藏王,下了銮驾。
随之,文官下轿,武将下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