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四周已经驻扎了无数维持治安的大唐兵马。
袁天罡带着金发敏来到围场门口,被把守的武将拦下来。
袁天罡和金发敏下马。
把门武将认识袁天罡,他是皇上钦点的火井令,虽然不是京官,但是常在天子面前行走,是天子面前的大红人。
武将对袁天罡颇为尊敬,两人拱手,寒暄了几句。
武将看了一眼袁天罡身后的金发敏,道:“这位是?”
袁天罡引荐道:“这是新罗国的金发敏王子,特来参加今日的盛会。”
金发敏对武将点头施礼,武将还以抱拳礼。
有袁天罡作保,武将不再怀疑金发敏的身份,放了二人进入围场。
金发敏与袁天罡骑的马被驻军牵了过去,系在围场几里远的一个凉棚下面。
举办现场活动的官员进行了统一安排,大唐官员乘坐的马均牵至凉棚下寄存,那里还有草料供给马儿吃。
扁插锦旗的围场里面,因为淅淅沥沥的春雨将地面打湿,来参加仪式的人员又多,将地上踩得稀烂。
虽然行走在稀泥里面,容易打滑,摔跤,也许这样才能显得出接地气!
金发敏与袁天罡踩在稀泥里面,顾不上鞋子和裤脚,望着身边忙忙碌碌的臣工,也不知道从何着手。
忽有一朝廷官员到来,他身穿红色圆襟朝服,头戴月牙形官帽,是主持今天仪式的籍田令。
四十岁左右的籍田令踩在稀泥里面,歪歪扭扭来到袁天罡面前,抱拳施礼,道:“袁大人,你也亲自前来!可算上一算,今年太岁如何?收成如何?”
袁天罡也抱拳施礼,道:“有恪尽职守的籍田令大人在,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哈哈哈!
哈哈哈!
金发敏看着眼前两个相互寒暄的大唐官员,一个穿红,一个穿青。
袁天罡在山上,穿的是青色道袍。进入体制,穿的是青色朝服。前后判若两人,各有各的情趣。
“这位是?”籍田令看了一眼陌生面孔、高大威武的金发敏,问着袁天罡。
袁天罡替金发敏向籍田令引荐。
金发敏与籍田令相互客套着问候了几句。
三个人站在稀泥里面的时候,有不少朝廷官员陆陆续续到来。
不管是穿红穿青的朝廷官员,还是穿纹龙朝服的皇族皆来和袁天罡打招呼,寒暄几句。
也有一身戎装的武将到来。
唯独不见大唐天子李世民前来。
看来,离祭天和籍田仪式开始的时间尚早,九五之尊的天子应该掐着点到来。
朝廷官员四散开去,有的指点祭坛如何搭建,有的立在稀泥里面高谈阔论。
金发敏在文官武将人堆里面,倒也显得落落大方。
令金发敏怏怏不乐的是没有看见高阳公主。其实内心也挺纠结这个事情,要是高阳公主真来了,怎么和她相处?
不经意间,看见了高阳公主的未婚夫房遗爱。金发敏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赶紧避开房遗爱的视线,背对着他。
令金发敏兴奋不已的是,披着锦绣披风的兵部尚书李勣也出现在围场里面,正在和一堆武将高谈阔论。
本来金发敏欲上前和李勣寒暄几句,但吵吵闹闹的围场里面,似乎不便于谈论朝鲜半岛的事情。要知道,今日的重头戏是祭天和籍田仪。
连日来,祭坛在主祭官的指挥下,靠着几十个工人的齐心协力,搭建完毕。
祭坛分三层,成圆锥形状。
第一层上面有三十几个穿红戴绿,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艺人,或手持锦旗,或手拿吹拉弹唱的乐器。
第二层上面有二十几个穿戴一新的童男童女,或手中提着精致的灯笼,或拿着果蔬、香烛钱币等祭品。
第三层上面没有人,摆着一个精雕细刻的大鼎,一个铺着红色丝绸的供桌。
圆圆的祭坛唯独在南面开了一道一两米宽的口子,成为上下通道,通道的梯步上,用红地毯铺了。
红地毯一直连接着围场南面的一个入口。
良辰吉日已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