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人聊天的空挡,好客的藏族老人又端来了几碗茶,陈聪尝了一口,有点咸,不过这并不是酥油茶,只是普通的咸茶,他听人说过,茶里面放盐是为了防止在高原地区,因为空气干燥而导致的口皮干裂。
高原地区确实需要比平时多注意一下,就连日常生活中的饮料,藏族同胞们都尽量选择含糖量大的,比如他们自制的奶茶,还有可乐,因为高原地区需要比其他地方更多的摄入糖分。
现在才下午一点钟,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几人吃了馒头以后,大宇又从车里拿出了一些猪肉干以及饮料,还给两位藏族老人分了分。
几人就这样对付着把午饭解决了,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壮年藏族人掀开了门帘,从门外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你们来啦,先坐先坐。”看见几人以后,这名藏族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这是扎西,是仁达村的村支书,这里就是他的家。”大宇给陈聪介绍来人。
“我去老支书家里走了一趟,将这个带来了,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对你们有用的东西。”
陈聪见村支书都这么热情,想来自己几人即将做的事情应该不是那违法犯罪的勾当,心里不由得稍微放宽了心。
“那就多谢支书了,给我看看吧。”大宇似乎是他们三人里最善于交际的一个,所以这些客套话基本都是出自他的嘴里。
“兄弟,这你们可看不懂。”扎西支书摇了摇头,翻开了那本笔记本,里面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藏文,难怪会说几人看不懂。
“还是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好勒,好勒,听故事咯。”黄莺儿开心的说道。
扎西支书走到了自己家的长凳上坐着,翻开了那本陈旧,逐字逐句的给众人翻译起来。
1992年,我在仁达村任村支书时遇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时间是在五月,这个季节除了一些高山山顶的积雪还没融化以外,其他地方的积雪都已经化完了,山上的松树已经越发的翠绿,草原上的青草也慢慢长了出来。
我们村里除了我这个支书以外,还有另外一名汉族的驻村干部,恰好在这段时间,他的妻子带着他8岁的儿子来XZ他工作的地方看望他。
汉族干部名字叫罗文忠,他非常疼爱他那个很久才能见一次的孩子,在儿子还没到的时候,就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零食等着他。
我们那个年代可没有现在零食这么丰富,况且还是在XZ,这些零食都是他托人去CD市里买回来的,几乎花光了他两个月的烟钱。
等罗文忠的妻子和他的儿子到的那天,他叫上了我和另外个平时走的比较近的朋友一起吃饭,都是附近的村民,来做客也带上了小孩子,大人们忙着喝酒,自然让小孩子们自己去玩。
罗文忠的儿子名叫罗杰,这小家伙才刚满8岁,可他非但一点也不怯生,反而是十分大方,将桌上的零食分给了几个藏族小伙伴,就这样,虽然语言不通,可是两族小同胞的友好却体现的淋漓尽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