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下有一个小村,总共有十来户人家,全部姓孔。
他们平时对外人,都坚称自己是孔子的后代。孔姓村里有一个木匠,有贤妻和两个相貌英俊的儿子。
大儿子叫孔宁,二十出头,小儿子叫孔巨,十七岁。
六七十年代,每年家里种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男孩饭量大,所以,两儿子经常背着荆条筐出去割猪草,回来和点白面,蒸熟了当饭吃。
孔宁经常陪父亲出村,到附近乡里的各个村,招揽木匠活儿,做些一般人家里常用的家具。
这一天,哥哥又陪父亲出村子干活儿去了。
小儿子孔巨在家,一个人没事就琢磨着去村后山上打些灰条,马齿苋等野草,回来让母亲蒸着或者搅和在白面里做大饼吃。他带着镰刀背上荆条筐就一个人上了山。
春末夏初。很多野菜都变老了,他挑嫩的割了一些,装了半框,不满意。于是继续往山后溜达。
山后面有一个大天坑,自他小时候就有,深不见底。
那里倒没意思,但是坑边上有几棵老树。
那树根上经常长出来的一种叫榛蘑的菌菇,是好东西,他经常冒险去摘。
它是做菜的美味,吃起来滑嫩爽口,比普通的蘑菇好吃许多。就是得探下身子,使劲地用镰刀往回勾。这次,他照旧想过去看看,有没有榛蘑。
到了坑边上,看看那熟悉的老树干,根部比水桶也不细。树干斜着从坑壁上长出,往下仔细一瞅,不错,今天大丰收。
刚下过雨,只见树根部像爬虫一样,密密地长了三四层榛蘑。他高兴地用镰刀勾了一些。还有一大蓬在树干的下面长着,不捞回去太可惜了。于是他小心地,两脚都踩在树干上,手扶着坑壁。
想着弯腰摘一下,但是脚踩在树干上感觉不稳。他慢慢蹲下去坐在树干上,一只手趴着树,一只手下去掰榛蘑。
底下部分的榛蘑还长得挺大,因此和树干连接的根部也长得牢固。掰了两下没掰下来,他歪头想看到底为什么那么难掰,没想到身子跟着头一歪,身体失重,另一只手也没有抓紧湿滑的树干。一头从树上栽下去……
他没落到底时就晕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有了意识,听见有粗粗的嗓门在说话,使劲睁开眼一看,“妈呀——”,孔巨失声叫了出来。
两个巨胖无比的女人,坐在跟前,每个女人的屁股都比他的肩膀还宽一倍。又大又圆。旁边还有三四个一样胖的女人站在那里,活活跟几个大圆球一样。
↑返回顶部↑